交通運輸部剛剛公布的消息,今年10月,全國55座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9862公里,完成客運量26.6億人次,進站量15.9億人次。隨著全國軌道交通的飛速發展,行業也在持續探索數字化技術與城軌交通行業的深度融合,從城軌企業的組織管理、生產實踐、到行業生態圈提升整體管理運營效率。目前,全國已有北京京投、深圳地鐵、武漢地鐵、長春地鐵等企業,率先打造“一站式”移動智慧底座,利用企業微信私有化版本打造“指尖上”的管理運營平臺,輕盈、高效、安全。
為與行業更好地探索軌道交通智慧運行的“中國方案”,11月10日,2023 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AI”——走進騰訊(北京)高質量發展技術交流會在北京舉辦。會議由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信息化專業委員會指導、騰訊企業微信主辦,北京京投、廣州地鐵、上海申通地鐵、北京京港地鐵等代表企業分享軌道交通數字化的“幕后故事”,協會領導分享了行業最新方向及動態,騰訊企業微信團隊分享私有化方案助力各地智慧城軌建設。
2023 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AI”——走進騰訊(北京)高質量發展技術交流會在北京舉辦
自主可控“一站式”智慧底座,信創安全、為管理提速
國資委2022年關于信息技術創新領域建設的發文要求,意味著國產自主的數字化服務生態即將形成。在此趨勢下,越來越多城市軌道交通企業嘗試研發自主可控的數字化管理運營系統。
企業微信私有化版本,適配數十種信創組合,為有需求的企業提供“專屬的連接器”。在端到端的安全保障前提下,支持數據本地化存儲,并有豐富開放的生態能力支持各類場景,幫助企業連接人、設備、系統,提供“一站式”數字化平臺,實現高效的管理與運維。
騰訊企業微信客戶成功總經理高景強現場分享。
以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投公司)為例,企業微信私有化版本作為移動化“基座”,同時成為企業內部各類系統的門戶入口,構建企業數字化生態社區,助力京投公司近1萬名員工內部溝通協同,連接集團各級企業的綜合辦公、經營管理系統,成功構建自主可控的“一站式”智慧平臺。
目前,京投公司私有化企業微信日活達93.5%,借助生態合作伙伴的低代碼開發能力,企業微信私有化版本已經全面覆蓋京投公司本部及各個業務部門,搭建了百余項功能應用,平均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龐大系統的“統一數字化入口”,為生產運行加速
延誤率低、準時的地鐵,是眾多居民出行的首選出行方式,而一趟地鐵的正常發車和準點安全到達,是車輛、軌道、供電、通信、信號等多個地鐵系統、數十上百個生產運營系統共同協作的結果。
在以往,這些生產運營系統背后,常面臨著系統龐雜、“信息孤島”現象。現在,基于企業微信私有化版本,城軌交通企業的各項系統和數據都可以集成至企業微信中,通過“一個入口”,讓數據“跑的更快”。通過企業微信連接設備接口,能夠對設備狀態一目了然,并實時將預警和故障報警信息推送至企業微信端提醒。管理人員能夠通過企業微信上全面了解掌握車輛、路線統計分布、故障記錄、分析等數據。
通過與生態伙伴的合作,京投公司能夠在企業微信底座上,讓一線人員根據實際業務需求,用低代碼搭建方便易用的數字化工具。
以一輛地鐵電動客車的維修為例。按照檢修作業指導書,電動客車每天都會有幾十項“體檢項目”,根據不同的檢修等級還分為日檢、月修、架修、大修等等。每天晚上電動列車返庫后,為記錄一輛列車的總運行里程數,乘務人員需要在交接班表格中手動記錄當日運行里程,再手工進行累計加總,工作效率與數據準確性亟待提升。在京投公司基于企業微信構建“一站式”智慧平臺后,列車擁有了“身體健康一覽”。工務人員只需在企業微信的“交接班管理”中進行記錄,系統就能自動計算列車運行里程,并全面展示電動客車“健康狀況”,包括:作業時間、作業數量、燃油消耗統計等。
交接班記錄數字化提速。
未來,智慧交通大生態將去除不同交通系統、不同城市群落、甚至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藩籬,促進中國都市圈發展。企業微信將持續以“企業的專屬連接器”為定位,持續做好底層連接能力,成為中國大交通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助手,打造更美好的交通出行體驗。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