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那么長,建造地鐵時,挖出的渣土都去了哪兒?相信很多人有過類似的疑問。現在,青島地鐵6號線給你答案。通過對盾構渣土的一體化、全流程處置,6號線實現了盾構渣土100%資源化利用,真正做到“吃干榨凈、變廢為寶”!
據了解,青島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共投入掘進設備32臺,其中盾構20臺,掘進長度約30公里,產生的盾構渣土約80.3萬立方米。盾構渣土實現資源化利用,不僅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還可以讓“垃圾”變得有價值,真正做到“變廢為寶”。針對這一課題,地鐵六號線公司主動作為、超前謀劃,聯合中國中鐵、渣土處置企業共同打造渣土資源化利用產業鏈。
盾構渣土在現場進行初步泥水分離處理后,外運到篩分廠進行脫水、破碎、篩分,形成不同級配的砂石骨料,這些砂石骨料成為優質的建筑材料,寶貴的建筑資源,作為生產混凝土和豆礫石的原材用于工程建設;篩分后的泥漿再通過壓濾設備形成泥餅和清水,泥餅按照一定的配比摻加固化劑、水泥等材料壓制成磚,用于臨建工程,壓濾后的清水進行循環使用。
據統計,每噸盾構渣土可以生產約200公斤砂、300公斤石子、100公斤水、400公斤泥土(可制成270塊免燒泥制磚);與傳統渣土處置方式相比,可減少碳排放約26%,同時也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青島地鐵綠色發展遵循“以綠色轉型為主線,清潔能源為方向,節能降耗為重點,智慧賦能,創新驅動,實施三大策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建設綠色城軌”的總體思路,秉持“1433”發展規劃,即錨定“建成世界一流綠色地鐵,實現節電30%,降碳40%”雙碳目標,統籌“安全與節能、效率與節能、服務與節能、投資與節能”四大關系,堅持創新驅動、智慧賦能,以清潔能源為方向,以節能降耗為重點,按照“新線全面建設應用、既有線改造升級和產業化”三大路徑,逐步推進城軌綠色發展。青島地鐵6號線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今年4月,全國首座全方位裝配式地鐵車站——可洛石站主體結構拼裝順利完成。與傳統現澆車站施工方法相比,一座標準全方位裝配式車站可減少用工80%,節省鋼材約800噸、木材約800方,減少建筑垃圾60%,降低碳排放20%。未來,6號線將繼續在裝配式技術、渣土資源化利用、新能源設備等方面深挖潛力,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地鐵力量!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