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力度建設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體系,今年以來,江蘇持續加快完善鐵路網絡,年內將確保滬蘇湖鐵路江蘇段高品質建成,全力推進北沿江高鐵、通蘇嘉甬高鐵、寧淮城際鐵路、滬蘇通鐵路二期、濰宿高鐵、上元門過江通道等項目建設。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全省鐵路建設完成投資156億元,超序時進度,比去年同期增長15.6%,加快構建“軌道上的江蘇”再提速。
北沿江高鐵建設全線鋪開
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北沿江高鐵江蘇段全線呈現施工繁忙景象。
4月9日,南通市境內8標段,900多名工人、100多臺機械設備開足馬力,正掀起大干熱潮。“1月以來,項目部通過開展勞動競賽,加快施工步伐,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中鐵十四局北沿江高鐵項目部工作人員張亞舒介紹,目前,項目橋梁施工樁基完成8828根、占設計總量的92%,承臺完成916個、完成占比86%,墩身完成814個、完成占比76%,如皋西站雙變四線道岔連續梁預計4月底澆筑完成,跨鄭甸大港連續梁預計4月底合龍,工程施工正在逐步向橋梁上部結構轉移。項目總工期1825天,計劃2027年10月底竣工。項目部將繼續緊扣時間節點,抓牢關鍵環節,全力以赴爭時間、趕進度,奮力推動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邁上新臺階。
太倉境內站前3標總投資33.44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含1條正線、4條聯絡線、1條工區走行線、4條到發線、1條安全線。“今年以來,項目馬不停蹄推進,目前工程日澆筑混凝土1700立方米,橋梁樁基工程已完成79%,承臺完成51.9%,墩身完成36.5%,重要控制節點陸續進入大跨度連續梁施工階段。”中鐵二十四局北沿江三標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王學介紹,工程計劃今年6月進行箱梁架設,年底前橋梁樁基及路基工程全部完成,承臺及墩身完成90%以上,預計2025年6月架梁完成全線貫通。
北沿江高鐵南京段方新路框構橋接長工程建設現場,中鐵二十四局北沿江高鐵南京樞紐站前3標項目一分部總工邵凡說,目前殷莊站改造施工剩余土方6.2萬立方米,揚子乙烯線剩余土方7萬立方米。下一步,將同步進行路基及附屬工程施工,力爭在5月底完成殷莊站及改建乙烯專用線全部路基土石方施工,6月底完成全部路基附屬施工,全力保障南京北站及其集疏運體系項目今年實質性開工。
滬蘇湖鐵路向建成目標奮進
滬蘇湖鐵路計劃于今年建成通車,目前,現場施工隊伍正在爭分奪秒奮戰。“我們負責施工的標段線路穿越上海和蘇州的二區五鎮,現在,主體工程施工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附屬工程施工,幾百名工人同時在崗,緊鑼密鼓推動剩余施工任務進展,確保既定目標按期完成。”4月10日,中鐵十四局滬蘇湖鐵路項目安監部部長張永康介紹。滬蘇湖鐵路建成后,將成為連通上海、蘇州、湖州等長三角城市的重要鐵路運輸通道,與滬杭高鐵、寧杭高鐵、湖杭高鐵相連,共同構筑起長三角核心區城際快速鐵路客運網絡。
開春以來,備受關注的寧淮城際鐵路建設全面開啟加速度。“站前2標總投資約29.6億元,橫跨淮安市洪澤區、金湖縣到省界,全長約38公里。截至一季度累計完成產值約7.4億元,目前鉆孔樁累計完成7629根,承臺累計完成453個,墩身累計完成240個。”中鐵十六局寧淮城際鐵路項目負責人齊加晏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施工力度,搶抓當前施工有利時機,倒排工期,千方百計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確保按時完成年度生產任務。
滬蘇通鐵路太倉至四團段站前3標工程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總投資約14.84億元,目前,工程日澆筑混凝土1000立方米,橋梁鉆孔樁完成82%,橋梁承臺完成51%,橋梁墩身完成36%,完成總工期的33%左右。”中鐵二十四局滬通二期項目黨支部書記錢靖介紹,工程計劃今年12月底完成,確保主線預制梁順利架設,預計明年上半年橋梁和路基主體結構全部完成。
鐵路貨運通道進一步加密
更高標準建設現代交通物流體系,今年,江蘇要加快建設一批多式聯運貨運樞紐項目,重點推進蘇中蘇北地區鐵路物流基地新建、改擴建,建成2個多式聯運貨運樞紐項目,實現設區市全覆蓋,確保建成運河宿遷港鐵路專用線等項目。
近日,江蘇首條百億級投資的地方鐵路洋呂鐵路進入動態驗收階段,標志著全線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洋呂鐵路是通州灣港區規劃的“鐵路連港區,內河到碼頭,港口通大洋”現代集疏運體系的重要鐵路貨運通道,建成后將進一步服務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以及蘇南、上海等長三角地區企業出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洋呂鐵路正線全長約78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現已完成全部投資落地,當前呂四至呂四港專用線(支線)正準備進行最后收尾驗收工作,為打通進港‘最后一公里’做好準備。”中鐵上海院洋呂鐵路EPC項目負責人吳文軍介紹。
江都鐵路專用線項目是《江蘇省“十四五”鐵路發展暨中長期路網布局規劃》中的重點支線工程,對優化調整江蘇省運輸結構、促進區域物流和經濟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今年以來,該項目已實現一季度投資落地5000萬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29.2%,開工以來累計完成投資5.11億元。”中鐵上海院江都鐵路專用線物流基地EPC項目負責人何守耀介紹,下一步,將開始物流基地路面結構層鋪設、圍墻施工、龍門吊安裝,以及全線的鋪軌、信號樓設備安裝調試和江都站站場改造。
宿遷市運河宿遷港鐵路專用線項目建設現場,橋梁和路基的附屬工程正在火熱施工中。“項目已于2023年年底完成主體工程施工,截至目前,附屬工程已完成70%,項目建設接近尾聲。”中鐵二十四局宿遷港鐵路專用線項目經理王立強表示,在一季度作業基礎上,正向今年6月份完成項目建成目標沖刺。該項目正式投入使用后,將有力促進宿遷市沿河產業帶發展,進一步拓展宿遷港發展空間,提高港口核心競爭力。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