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聚焦科技新成果、賦能交通高質量、助推行業新發展”為主題的2023年度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獎表彰大會暨中國交通運輸新技術新成果推廣大會在株洲召開。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的一個科技成果和通信信息集團的一個科技成果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卡斯柯公司的三個科技成果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再次彰顯了中國通號在推動行業技術革新方面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一等獎
自主化列控系統兼容
歐洲標準的研究及應用
面向軌道交通復雜環境的多模態
全域感知災害監測系統
研究及應用
該項目綜合利用視頻分析和雷達監測等多模態手段,解決了在軌道交通沿線復雜環境干擾下人員入侵和災害監測系統無法保證報警精度等問題。
該項目研究成果先后部署應用于京張高鐵、京滬高鐵、京津視頻升級改造、青藏線格拉段、鳳凰磁浮項目、臺州地鐵綜合視頻等多條軌道交通線路,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有利條件。目前,該產品已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力地推動了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在軌道交通和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垂直落地和智慧賦能。
二等獎
高可靠高安全智能
軌旁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
該項目在全電子化聯鎖技術基礎上,集成了站臺門精準化控制功能,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運輸效率。同時,通過采用多重安全融合保護技術,提升了軌旁控制系統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為鐵路信號系統的數字化轉型、智能互聯奠定堅實基礎。
基于該項目研制的產品已在國內外多個車站成功運用,其中包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球首條實現車車通信列控系統商業運營的深圳地鐵20號線,有效提高運能,降低投資成本,為客戶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實現提質增效目標提供了強大技術支持。
高安全高效能智能化
城市軌道交通調度指揮系統
研發與應用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客流日益增長,如何提升既有線網運營效率,降低維護成本,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2019年,國家發改委將基于車-車通信的列車自主運行系統(TACS)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類清單,旨在解決既有信號系統存在的設備構成復雜,運營效率低等問題。為貫徹交通強國戰略,助推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該項目通過研發一套高效、靈活、經濟的列車及軌旁資源管理控制系統,攻克了調度系統運營效率低下、應急處理困難,維護改造復雜等難題,成功開創了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高效智能調度系統新模式,已成功應用于深圳地鐵20號線,即將應用于上海地鐵3/4號線。
基于MBSE的貨運鐵路
全專業智能運維系統
該項目針對貨運鐵路多專業、多場景、設備種類以及業務繁雜等特點,依據“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理論,整合各專業設備及維護數據,通過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手段,對全專業智能運維相關技術進行研究,構建了貨運鐵路數字化綜合運維體系。本項目的實施將填補貨運鐵路全專業運維平臺建設、維護模式優化的空白。目前,相關成果已經在平煤鐵路成功應用,達到了提質增效、降成本、保安全的目標。這些成果不僅可以推廣到地方鐵路,還可以在城軌、國鐵、市域鐵路等領域根據其管理現狀靈活推廣應用相關功能,為軌道交通行業技術發展注入新動能。
未來,中國通號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充分發揮長期積累的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繼續發揚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積極探索新技術為行業賦能的應用實踐,持續提升軌道交通智能化運營水平,積極助力軌道交通行業智能化發展,為建設交通強國而不懈奮斗。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