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市中心站點設施,想方設法優化管理確保安全
46條“市通郊”公交將梳理優化
5月13日,解放日報刊發《起(終)點站“蝸居”高架橋下,設施缺失客流稀少:“市通郊”公交能否優化調整》一文,披露了6條“市通郊”公交線路位于市中心的首末站站點設施不全、環境臟亂、安全堪憂等現狀,呼吁在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城市公交綜合體系中,能予以統籌規劃、精準定位。
該報道發出后,相關公交企業和職能部門迅速采取整改行動。市交通委表示將對全市現有46條“市通郊”線路再次梳理研究,結合年度線網工作優化調整。
更新設施,優化管理
5月14日中午,記者再次來到“滬嘉專線”成都北路高架橋下首末站點,看到原先銹跡斑斑的兩張座椅已被一排新椅替代,整潔的地面上還新放置了一個垃圾桶。
在“南申專線”柳林路壽寧路首末站,記者看到地面上新立了一塊站牌,包括首末班車時間、中途站點是否可換乘軌交、企業監督電話等信息十分醒目。已過17時,調度亭窗戶開著,調度員還在里面忙碌。
“滬商高速專線”淡水路長樂路首末站站牌上原先的別字“塌”已得到改正。
針對“滬嘉專線”成都北路高架橋下首末站北側的右轉威海路車道上,有部分公交車輛不減速而存在的安全隱患,市公交行業管理部門已要求相關企業立即整改。“久事公交”第一時間下發安全工作提示,要求所屬有關公交車輛應提前減速。若遇行人通過,須停車讓行,還安排專人在早晚高峰時段上崗予以提醒,現場還有多名稽查隊員協助。
連接市中心的“市通郊”運營里程長,為防止司乘人員駕駛疲勞,一些公交企業想方設法優化管理確保安全。以“滬塘專線”為例,其單程近50公里,沿途40多個站點,奉賢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優化了行車作業計劃,將單車日均里程減少至212公里,較先前減少了約60公里。還為司乘人員預留充足的停站、休息時間,如市中心首末站預留15至20分鐘,站點設施完備的遠郊首末站的休息時間則延長至45至65分鐘。
在淡水路金陵中路首末站點,“滬塘專線”“滬商高速專線”的司乘人員告訴記者,站點緊鄰沿街大商廈是相關設施無法完善的一大原因。另外,司乘人員如要上衛生間,必須跨越兩個紅綠燈路口,來回一趟至少需10分鐘。當下不少企事業單位主動“開門”接納環衛工人入內休息,他們也熱切期待沿街有關單位能對廣大公交員工敞開大門。
調整信息應公開透明
市交通委在5月22日的書面回復中表示,全市現有的46條“市通郊”線路中,6條集中于人民廣場周邊區域的線路其站點配套設施還不完善,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協調黃浦區交警、交通、市政設施等管理部門,優化首末站設施資源,統籌安排站點設置。下一步將對“市通郊”線路再次梳理研究,結合年度線網工作進行優化調整。
業內人士表示,《上海市公共汽(電)車客運線路優化導則》明確了公交線路新辟、調整、終止的各種條件以及線網優化的流程,但在實踐中,尤其是在征求意見階段,常常因利益涉及方“眾口難調”而難以推行實施。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良建議,有關部門要公開優化調整信息。如,不僅公開線路的優化調整方案,還要把原因、步驟、現場調研獲得的相關數據以及有關分析,包括客流變化、公交企業成本、政府財政補貼、優化調整后所涉乘客的用時成本和換乘成本等予以公開。最好設一個跟蹤評估期,通過實際效果的驗證,讓利益各方信服優化調整方案。
當前大量“市通郊”線路包括跨(多)區公交線路,由郊區公交企業運營,其補貼、考核等政策均由所在區制定。由于各區財政狀況、對公交運營補助力度并不一致,可能使線路規劃、線網資源乃至投入管理等呈現地方本位主義的特點,這并不利于全市公交網絡的合理發展。業內人士建議統籌發展全市公交線網資源,統籌城鄉運營補貼政策,緊扣成本規制約束標準,努力建設安全可靠、經濟適用、便捷高效、低碳智能的城鄉一體化公共交通綜合體系,擦亮上海公交品牌。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