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輪美奐的網紅站臺、獨具匠心的主題巴士、熱鬧非凡的年貨節,到貼心入微的暖心大巴服務、便捷高效的行李寄存、惠及民生的免費乘車、暢通無阻的旅游環線與直通車開通,再到精彩絕倫的主題車隊巡游……這個春節,邯鄲公交為市民和游客準備了多重驚喜。
“泥塑成語典故車廂的創意,其實源自我的兒子。”90后車長王璞笑著向記者袒露心聲,“我一直琢磨著,要以‘成語典故’為主題裝扮車廂,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好辦法。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兒子專心玩彩泥,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心想,要是把成語故事用彩泥塑出來,裝點在車廂里,不就能讓乘客在乘車時感受成語文化了嗎?于是,我就動手干了起來。”
從“邯鄲學步”到“黃粱一夢”,從“負荊請罪”到“完璧歸趙”,這些經典的成語故事被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受到很多市民和游客交口稱贊,并利用他車上的便利貼留下了很多暖心寄語。
這種童趣般的風格,引得不少稱贊,劉靜帶著3歲的兒子乘車時,就以此為契機,給兒子講起了與邯鄲有關的成語故事。她不禁感嘆道:“以前坐公交就是打發時間,現在一上車就被這些精美的擺件吸引了,感覺就像走進了一個移動的文化課堂,不僅能了解到邯鄲的歷史文化,還能給孩子講講成語故事,非常有意義。”
十米車廂變文化長廊,這是春節期間乘客們乘車時最直觀的感受。蛇年春節前夕,邯鄲公交與市文廣旅局、市博物館等單位攜手合作,打造了一條文博特色線路。其中,16路622145號車成為了這條特色線路上的“明星車”,車內外被精心裝飾一新,將市博物館內的珍貴藏品以獨特的方式呈現在市民眼前。
陶鴨尊、金銀涂乘輿大爵酒樽、銅鎏金嵌玉三龍形飾……這些本應深藏在博物館內的珍貴文物,如今卻被畫在公交車的兩側,與精心設計的車身圖畫巧妙融合,形成一輛別具一格的“流動博物館”。
車頭醒目的趙國“饕餮”頭像,以及各式文物藏品元素的圖案,使乘客一瞬間便感受到邯鄲文化的深厚底蘊。車尾的“戰國·青銅馬”嘶鳴頓足,栩栩如生,仿佛將人們帶回了那個金戈鐵馬的戰國時代。車內更是別有洞天,各類博物館相關內容的展板、拉手以及售賣箱內品種繁多、造型各異的館內創意文博禮品,讓乘客們在乘車過程中不僅能欣賞到精美的文物復制品,還能購買到獨具特色的文化紀念品。
“這樣的公交車可真是少見啊,一上車以為是進了博物館,瞬間就能感受到‘甘丹’八千年文化和三千年風采,乘完車真想去邯鄲市博物館再看看。”外地游客張晨看著車上的裝飾感慨道。
亮眼的數據見證了熱度。除夕至初七,市內線路客運量共計達到308.51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率高達2.6倍。為了滿足市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節日期間,邯鄲公交還緊急加車170余部,并對10條線路延長了末班時間,全力保障大家的出行暢通無阻。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