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是集團公司重點示范項目,采用國家電投自主知識產權PEM制氫設備,是國內首個PEM制氫加氫一體化項目。這座加氫站利用屋頂分布式光伏、可再生能源,用PEM電解水裝置進行制氫,制氫后就地儲存或者加氫,解決了氫長距離運輸的難題。同時,整個過程是水變氫再變成水的綠色循環。“我們這個項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消納,實現綠電、綠氫、綠色交通一體化運營模式。”國家電投氫能產業中心負責人介紹說。
圖源國家電投
十三個月的辛勤耕耘,換來了今日累累碩果,我國首臺套自主知識產權PEM制加氫一體化項目成功的豐碑上留下國家電投人的名字。
本項目的試運成功,標志著國家電投在主流制氫路線上工程服務業績全覆蓋,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走在了同行前列。后續將依托項目成功經驗,在集團公司“揭榜掛帥”項目上發揮所長,力爭取得更大成績。
吉電股份中韓示范區“可再生能源+PEM制氫+加氫”一體化創新示范項目
吉電股份是吉林省最早深耕氫能產業的中央能源企業,2019年吉林省開始謀劃探索氫能產業,并提出打造“中國北方氫谷”。隨即,吉電股份全方位布局氫能產業,以新能源制氫為發展方向,聚焦“制、儲、運、用、研”各個環節,布局“綠電+綠氫+綠氨+綠醇”全產業鏈,構建綠氨、綠醇等多樣化綠氫載體新生態,并提出創新發展“兩大基地、一條走廊”,即長春氫能裝備研發制造應用基地、吉林西部千萬千瓦“綠氫”規模化供應基地和白城-長春-琿春氫能走廊,助力吉林省能源轉型和產業深度脫碳。其中吉林西部千萬千瓦“綠氫”規模化供應基地包括兩個千萬千瓦新能源基地,分別是白城綠電園區千萬千瓦新能源+消納基地、大安化工園區千萬千瓦新能源+制氫基地。
圖源吉電股份
為統籌開發海南地區新能源、綜合智慧能源、儲能、氫能電站及增量配電網等項目,吉電股份擬成立全資子公司海南吉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
為順利實現“十四五”戰略目標,滿足發展需求,吉電股份公擬參與設立電投碳中和產業鏈氫能一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基金整體規模不超過5億元,其中吉電股份擬以自有資金作為有限合伙人出資不超過1.5億元。
5月16日,吉電股份與國家電投基金公司以視頻形式開展戰略合作協議線上簽約。根據協議,雙方將本著“優勢互補、互利雙贏、資源共享、開放合作”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新能源、綜合智慧能源、煤炭貿易、縣域開發和大客戶、JMRH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
8月8日,吉電股份與吉林省吉電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江蘇新途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和國家電投集團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設立電投綠色氫能基金正式成立。吉電股份認為,參與設立電投氫能基金可以有效利用現有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與其他投資方設立基金布局氫能及新興產業,加快公司轉型發展步伐。
10月26日,“氫動吉林”行動暨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啟動活動在大安清潔能源化工產業園舉行。該項目總投資63.32億元,建設地點位于吉林省大安市兩家子鎮、樂勝鄉、海坨鄉、吉林西部(大安)清潔能源化工產業園。該項目將建設風電項目700MW,光伏項目100MW;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壓站,配套40MW/80MWh儲能,新建制氫、儲氫及18萬噸合成氨裝置。
在數字經濟戰略、“雙碳”目標指引下,已經發展到今天的吉電股份,其在“綠能零碳交通、綠電轉化、大用戶合作、分布式智能電網、清潔供暖、能源生態融合發展”等六類新興產業中的新成果,已經顯露出“創新、跨界、融合”的目標導向。“氫氫儲儲”向未來,從新的歷史起點再出發,吉電股份,挺起脊梁正當時。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