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首屆智慧交管論壇在西安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暢行西安 智領未來——科技賦能智慧交管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主辦,來自交管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院校教授,及以海信網絡科技為代表的前沿科技企業相聚古都,就精確診斷、高質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展開討論,推動城市交管能力智慧增長,擘畫智慧交管發展新藍圖。
在專家聘任儀式環節,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長、交通管理局局長馬步理致歡迎辭,并代表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為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等合作單位授牌,海信智慧交通信號控制專家陳曉明、智慧交通事業本部首席專家/高級工程師韓鋒被聘任為智慧交管專家。
沉淀智能交通建設“西安模式”
交通是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建設智慧交管對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改善城市公共服務、增強城市能級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市政協副主席、市公安局局長肖西亮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公安智慧警務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在智慧交管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西安特色的工作亮點。
肖西亮談到,“用科學的方式加速交管前沿科技成果的本土化落地,用最短的時間讓市民群眾享受到西安智慧交管改革紅利”。為推動智慧交管建設,海信從2017年以來積極助力西安交警,從重科技、保暢通、定預案等多維入手,通過開展信號燈智能化改造等工作緩解交通擁堵、改善交通環境、拓展交通管理能級,并沉淀出智能交通建設的“西安模式”,為城市高質量發展譜新章、為交通管理智慧化躍升開新局。
疏通道路堵點、打通城市“動脈”
基礎打不好,上層就建不牢。海信協助西安交警開展智能化改造,已有1407個路口使用海信信號機,信號機在線率92%,檢測器在線率90%以上,主城區1756處信號燈實現聯網聯控,日生成準確可用檢測數據80萬條,夯實了硬件基座與數據支撐。
基于此,西安緩堵保暢有的放矢且精準高效。目前西安市已建成了全國領先的智能信號控制系統,并形成點、線、面的深度應用,路段運行效率方面平均速度提高23%以上,延誤減少28%以上,緩堵保暢成效顯著。根據《2021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西安擁堵指數同比下降5.32%,降幅最大。
優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緩堵保暢措施和信號智能化的應用。海信助力西安建設了168條“綠波帶”,其中動態綠波14條,實現未央路、北大街等重點路段綠波時段行程時間降低超過45%。建設自適應路口669處,其中夜間自適應路口615處,日間自適應54處,有效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建設37處瓶頸控制、7處區域控制、56處堵點優化和21處可變車道,打通堵點、疏通城市動脈。
在重大活動保障上,海信表現一樣出色?!笆倪\”期間,海信助力西安交警打造的“大數據+信號智能調優系統”和“大型活動警衛安保系統”,成為西安交警場外“指揮官”。在保障全城交通秩序穩定的同時,盡可能降低對市民日常生活的影響。十四運期間,海信實現保障超過2000次共計300個小時的信號控制分秒不差,100余趟勤務線路精準抵離,圓滿完成全運會信控“0失誤”保障目標。
伴隨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智能交通建設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在交通強國的時代背景下,海信踩準時代的鼓點,以領先的技術實力與深厚的建設實踐為依托,全力助推城市智能交通建設提檔升級,為更多城市打造暢通路、智慧路。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