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穩經濟,保障航運供應鏈暢通”為主題的2022灣區航運30人大會于12月19日在廣州成功舉行。灣區航運30人,是由在粵港澳的港口、航運、物流、船舶等領域領軍企業組成的粵港澳港口與航運發展聯合會發起的會員高管交流溝通平臺。本次論壇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廣東海事局、廣州市港務局共同指導;由粵港澳港口航運發展聯合會、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研究院、香港船東會、航運界網聯合主辦;同時,論壇也得到了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航海學會、廣州銘源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廣州振華航科有限公司、飛馬濱等單位的支持。
為促進灣區航運健康發展,灣區航運30人定期組織交流研討大會,實現共擔灣區航運建設使命,共建綠色低碳嶄新行業,共創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共謀灣區數字航運未來,共享航運人才交流機制,共造灣區合作發展平臺。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港口處負責人溫萬君、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思勇、華光海運控股董事總經理周建峰、廣州市港務局局長孫秀清分別為本次論壇致辭。
本次論壇開展了30人代表主題討論,以“理性看待港航業現狀,如何保障供應鏈暢通”、“在《南沙方案》出臺的背景下,如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航運物流一體化建設”、“航運政策創新與訴求”為題進行交流探討,共同為灣區航運物流一體化建設和港航供應鏈發展建言獻策。本次論壇還成功舉行了廣東航海專家委員會成立儀式。廣東省航海專家委員會在航海界專家,學者倡議下由廣東省航海學會籌建成立,目前112名首批專家經嚴格審核后核定入庫。
會上,粵港澳港口航運發展聯合會與香港船東會、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研究院與廣州中遠海運船舶供應有限公司、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研究院與廣州恒運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完成簽約。
論壇期間,為表彰對粵港澳大灣區航運和海運業作出重大和持續貢獻的杰出人物,大會頒發了“2022年灣區十大航運發展卓越貢獻人物”,以激勵新一代年輕人更多立志航海事業,為灣區航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粵港澳港口航運發展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邱國宣對本次灣區航運30人論壇進行總結并表示,要抓住灣區政策東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港航業融合發展,緊跟國家步伐,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工作重點將落在抓住綠色、低碳、智能航運業的發展新趨勢,通過提升港航業的業務決策能力、提高運營管理水平、拓展生態價值合作,成為撬動產業發展的新杠桿,攜手促進航運物流一體化發展和港航產業升級轉型。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