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2日,一份網傳圖片顯示黑龍江省漠河市一家公交公司發布通告稱,由于公司虧損嚴重,已無力承擔老百姓出行的公益性民生問題,2月15日起城市公交將暫時停止運行。
網傳通告截圖
網傳通告稱:由于我公司虧損嚴重,現在車輛貸款還不上,員工工資發放不了,充電樁電費以及員工養老保險交不上,我公司已無力承擔老百姓出行公益性的民生問題。經公司研究決定2023年2月15日起城市公交暫時停止運行。落款單位為漠河市公交公司,時間為2月12日。
12日下午,該公司再次發布通知稱,“上一通告已取消,繼續運營”。
涉事公交公司發布通告稱,將繼續運營。(圖片來源:公交公司公眾號截圖)
據了解,漠河市公交由漠河龍騁公交客運有限公司承運。據企查查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鄒海峰。經營范圍包括城市公交、巡游出租汽車客運、集中式快速充電站。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11月,該公司因違反財產報告制度而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205萬元。
據極目新聞,2月13日上午10時許,該公司有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公司系私營企業,小地方的小公司,因為每年虧損100多萬元,相關財政補貼也沒有到位,實在是經營不下去了。12日上午公司發布了將于15日停運的通告后,市政府與公司取得了聯系。12日下午已發了通告:經公司研究決定,上一通告已取消,繼續運營,給廣大市民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漠河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已經關注到此事,目前問題正在解決中,公交公司重新發了通告,不停運了。
據紅星新聞,另一家負責北極村和城鄉公交客運的漠河市比讓山運輸有限公司確認,目前漠河市公交還沒有停運,“實際上我們公司也存在運營困難,都是同樣的問題,一方面是乘客數量太少,一方面是2020年以后相關補助沒有給,我們都是在虧損運營,還在堅持跑。他們能撂下,咱們不能撂下。”
據紅星新聞,2月13日,漠河市市長邢雪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漠河市公交不會停運,保障公共通行是(政府)必須做的。
對于漠河市公交公司通告中描述的虧損嚴重,車輛貸款還不上,員工工資發放不了,充電樁電費以及員工養老保險交不上等問題,邢雪松表示,這涉及到企業自身的運營管理問題。“按照政策該給的補貼我們都給了。”
邢雪松表示,對于公交公司發不出工資,欠薪的問題,政府會干預的,絕對不會有問題。
此外,在邢雪松看來,對于公交公司反映的問題,也存在政策下來后公交公司未能及時掌握等情況,后來政府與公交公司進行了溝通,必須保障公交正常運行。
漠河市位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轄縣級市,地處黑龍江省北部,2021年全市總人口65645人。作為我國氣溫最低的城市之一,漠河冬季最低氣溫可達零下50多攝氏度,公交客車的使用為當地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很大方便。2018年,龍騁公交公司引入了一批宇通純電動公交車,至2022年初,逐漸將站點覆蓋范圍從81個擴充到113個。漠河如今各鎮客運班車通達率達100%,行政村客運班車通車率達86%。
雖然漠河市人口常住人口不多,但該地是我國冬季旅游勝地之一。著名的“北極村”就位于漠河。
圖片來源:漠河市人民政府官網(宋汜波 攝)
據漠河市政府官網介紹,漠河是中國最北、緯度最高的市,與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阿穆爾州隔江相望,邊境線長242公里,素有“神州北極”的美譽。境內有國家一類口岸—漠河口岸和洛古河臨時過貨通道,中俄原油管道首站在興安鎮。漠河氣候寒冷,年均氣溫-3.8℃,歷史最低氣溫-52.3℃,無霜期90天左右,晝夜溫差大,有“一日四季”之說。
漠河旅游資源富集獨特,是全國唯一可觀賞到北極光和體驗“極晝、極夜”的地方,擁有“中國最北、神奇天象、龍江之源、圣誕世界、石林奇觀”五大核心競爭力。
漠河歷史悠久,著名的雅克薩之戰,就發生漠河境內古城島,是中國清代對外戰爭的惟一一次重大勝利,并簽訂了清朝唯一的平等條約《中俄尼布楚條約》,雅克薩古戰場遺址項目極具開發價值。
據新華社報道,據當地文旅部門統計,2022年12月,漠河市北極鎮北極村旅游人數共3900余人次,同比增長395.96%,2023年1月1日北極村當日游客數量達到356人。
“前兩年一冬天看不到多少游客,現在一天能入住將近20人,還在逐漸增多。”在黑龍江省大海林林業局雙峰林場雪鄉景區內,“雪鄉第一家”旅店經理徐淑娟告訴記者,今年雪鄉的民宿、農家樂“終于見亮了”。
據東北網,2019年時,漠河市全年接待游客223萬人次,旅游收入實現2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8%和8%。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