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月調試,近日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下沙立體鋼結構公交車庫試點項目投入運營。至此,南山中心區車庫、南山科技園車庫、福田下沙車庫3個深圳市首批智能化立體鋼結構新能源公交車庫全部投運,有力破解了公交場站不足的難題。
近年來,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針對全市公交場地利用效率低、公交停車供需矛盾突出以及場站設施水平低導致新能源公交車輛充電困難等問題,探索智能化立體鋼結構新能源公交車庫試點項目,高質量推進公交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深圳交通將在用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的基礎上,繼續推進超30萬平方米的新能源智能化公交綜合停車場建設。目前,民治綜合車場、觀瀾大水坑綜合車場和鳳凰山綜合車場三大立體停車場建設進度均超過80%,建成后將為深圳建設國際水準“公交都市”提供堅實支撐。
3座車場可停超2500輛車
近日,在寶安區廣深高速公路和鳳凰山大道交界處的鳳凰山綜合車場,建設人員正在進行幕墻、機電和消防施工,整個車場煥然一新。“目前,項目主體結構已封頂,施工進度達94%。”該項目負責人介紹。
“十四五”期間,深圳大力推動城市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民生工程。建設綜合立體停車場成為深圳大力發展“公交都市”的關鍵。隨著公交“上樓”,深圳在不增加土地規模的基礎上采用立體化布局,有力提升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
鳳凰山綜合車場用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卻超10.6萬平方米,未來可容納575輛公交車和298輛小汽車。觀瀾大水坑綜合車場和民治綜合車場建筑面積均為10萬平方米,分別擁有地上、地下停車位855個和778個,進一步提高土地集約化利用率。
據悉,3座綜合車場高度均超過10層,總共可容納超2500輛車。車場投用后,將進一步優化寶安、龍華等片區公交線網,破解以往城區公交停車難、維修難等問題。
集充電維保指揮調度于一體
近年來,深圳著力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20+8”產業集群,建設面向未來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2022年,深圳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83.4%、113.8%。
綜合車場建設為深圳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重要基礎設施保障。民治綜合車場、觀瀾大水坑綜合車場和鳳凰山綜合車場配置充電樁共計393個,助力深圳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
3座綜合停車場配套設施完善,注重功能復合,強調新能源利用及環境協調。建成后將成為停車設施完善、條件合規,集公交集中停放、充電、維護保養、清潔、管理中心以及運營指揮調度中心于一體的新能源公交綜合車場。
智能引導 停車找車不發愁
在“創新之都”深圳,智能化成為新型車場的標配。“通過智能化車牌識別管理系統、庫內停車引導系統、駕車人反向尋車系統、云平臺掃碼收費系統等模塊,車場可提供免取卡入場、查找空車位、車位預約、車輛充電等服務,解決車場出入慢、停車堵、找車難、管理亂四大痛點。”鳳凰山綜合車場建設處負責人介紹。
新型車場不僅節能、節地,還有高顏值。在龍華,觀瀾大水坑綜合車場身著銀灰色“外衣”,結合穿孔設計,整個車場盡顯現代工業建筑之美。“我們在車場設計上注意與環境結合,堅持集約性、人性化、美觀性、經濟性和可持續性原則,營造和諧的城市交通建筑氛圍。”觀瀾大水坑綜合車場項目負責人說。
在建設綜合停車場的過程中,由于車場停車面層承受大型充電公交車的反復碾壓,提高樓面抗裂性成為工程施工難點。為此,民治綜合車場停車樓面采用一次成型樓面構造法,樓面澆筑時嚴格控制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及塌落度,成效明顯。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