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 如何避免“公交停運”骨牌效應?
近日,S市公交發布了3月1日暫停運營公交線路通知。公告顯示,受疫情沖擊、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財政補貼不到位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導致公司虧損十分嚴重,經營異常困難,員工工資、社保金拖欠,無力支付,車輛充電電費、車輛保險等無資金購買,已經無法繼續承擔老百姓出行的公益性事業和民生工程。
一個地級市的市區,窮得連公交都開不起,這條消息出來后,“停運公交”瞬間成為熱搜重點詞,也成為各大媒體的熱議話題。
S市政府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說公交公司是改制的民營公司,受疫情影響經營確實困難,市政府工作組已進駐,將依法依規查明情況,進一步紓困解難,確保市區公共交通正常運營。
由于市政府的介入,沒過多久S市公交就刪除了上述通知。隨后發布最新通告,承諾將克服困難,確保公交不停運,不影響公眾出行,此前發布的公告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深表歉意。
實際上,從去年以來類似S市公交公司因資金困難停運、政府馬上跟進解決的事情已經出現過多次了:
2022年8月,D縣公交公司發布通告稱,因經營困難,駕駛員工資連續幾個月發不上,準備城市公交全部停運。
2022年12月16日,J縣瑞通公交公司通告,因公司嚴重虧損,部分車輛保險到期無法續保,導致部分線路車輛停運。
值得關注的是,在進入2023年后,“公交停運”事件有增無減。
1月中旬,某市F區多條便民路線停運,原因是公司經營不善、虧損嚴重。
2月12日,M市公交公司通告,由于虧損嚴重,車輛貸款還不上,員工工資發不出,充電樁電費及員工養老保險交不起,擬暫時停止運行。
2月17日,D縣,停運兩個月的公交車陸續恢復運營。
盡管這些地方的“公交停運”最后都在政府的強力干預下恢復了正常,也有類似L市公交想出“員工找銀行貸工資,欠款公司還”的辦法,但無不給社會造成了相當影響,也充分暴露了目前城市公交運營中存在的深層次原因:
01
一是近年來公交客車的票款收入減少。
近年來由于疫情的原因,導致不少居民不敢輕易出門。即便出門,也很少乘坐公交客車。大城市的人出門多數喜歡擠地鐵,中小城市無地鐵可乘,但不少年輕人出門喜歡開私家車,或者依賴電動自行車,喜歡乘坐公交客車出門的老年人大部分是免費乘坐。
還有就是近年來農村客運發展較快,有不少農村班車也開到了城郊區域,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市區的公交客流量。
正是上述諸多因素的疊加作用,導致了公交客車票款收入的銳減。
02
二是地方政府財政困難,公交運營的補貼不能及時到位。
由于疫情原因,地方政府財政資金緊張,本該補貼公交公司的資金沒有及時到位,導致公交公司虧損嚴重,無力再繼續運營。
03
三是公交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缺少互信溝通渠道。
公共交通作為民生工程,是政策性虧損企業,很大程度需要財政補貼才能得以維系,而一些地方由于財政困難讓公共交通成為首當其沖的犧牲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少地方的公交公司與政府之間缺少互信溝通機制。據汽車總站網了解,在上述公交公司的車輛停運或者宣告停運前,公交公司都向有關主管部門作了匯報,但問題沒能解決,無奈只能停運。毫無疑問,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可取,但也確實是公交公司的無奈之舉。
04
四是地方政府沒有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地方財政資金目前普遍吃緊,這是不可回避的現實。這就更需要地方政府把極其有限的資金花在“刀刃”上。
具體的說,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要首先考慮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最急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上,集中財力為老百姓辦實事,少搞或者不搞不切實際的“花架子”工程和“形象”工程,更不能搞過度投資。
比如,在2022年12月28日,S市參加了國家公交都市創建評價會,會上市領導介紹說,市政府成立了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先后投資6億余元購置1842臺純電動空調公交車,建設投用14處公交充電站、1436個充電終端,在全省率先實現城市公交車輛純電動化運營。
會上,專家對S市公交都市創建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指出存在問題和短板。
然而短短不到兩個月,一個正在創建國家級公交都市的城市,一個投資6億余元購買公交車的城市,一個正在創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的城市,連當地的公交運營也難以為繼,不得不走向停運的困境。這可能與當地政府沒有把有限的資金用于支持公交公司維持運營這個“刀刃”上有關。
05
五是有可能存在公交線路和配置的車輛資源不合理的現象。
據汽車總站網了解,上述公交車輛停運也與少數城市公交線路配置不合理和公交車輛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有關,導致車輛資源浪費、運營成本過高等問題。
那么今后如何避免城市公交停運的事件再次發生?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01
一是地方政府不能當“甩手掌柜”,要與公交公司建立起正常的溝通機制。
地方政府對公交公司不能做“甩手掌柜”,要與公交公司建立起一個正常的溝通機制。比如,定期召開雙方的溝通會議,以便及時掌握公交公司運營中存在的困難,及時幫助其解決實際問題。
特別是給公交公司的財政補貼要及時到位,不能以各種理由拖欠,以便保障關乎民生的城市公交車輛能正常運營。
02
二是公交公司通過采購小型車輛,調整站點和線路以降低運營成本。
比如,對空載率較高的線路,公交公司可以考慮采用5-6米小型公交客車來運營,這樣既不影響公交線路的正常運營,又能節省不少成本。
還有就是公交公司要掌握好一些特定線路的人流量規律,合理配置公交車輛,也可以降低一些運營成本。
03
三是可以向特殊人群提供叫車服務。
比如可以設有專線電話,可以實行團體包車、專線包車、專人包車等服務,這樣不但可以擴大公交公司的服務范圍,還可以增加公交公司的運營收入,減少虧損程度。
04
四是公交司機的工資可以由當地政府來發放。
據了解,上述停運的公交公司的司機工資都是由公交公司自己發放。一旦公交公司發生虧損而長期發不出工資時,公交司機必然就會停工,這是導致公交停運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公交司機的工資改由當地財政發放,似乎就不存在長期拖欠公交司機的工資問題,這樣不但可以緩解公交公司的壓力,也可以減少公交停營事件的發生。
總之,城市公交是關乎當地民生的大事,地方政府和公交公司要建立起互信的雙方溝通機制,做到未雨綢繆,盡可能避免今后停運事件的再發生。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