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國家疾控局發布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下稱《指引》)。其中提到,在感染風險較低的情形或場景、感染風險得到有效防范的情形或場景、感染風險較低且佩戴口罩可能對工作、生活和學習造成一定影響的情形或場景可以不佩戴口罩。
此外,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進入超市、影劇院、客運場站等人流量較大或環境密閉、人員密集的區域或場所時,《指引》建議佩戴口罩,但并非強制要求。
4月12日,“2023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實習招聘會”在華東政法大學松江校區舉行。招聘會上,不少應聘者已經摘下了口罩。 新華社發
“是否佩戴口罩”爭議已持續多時
今年1月8日,我國正式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許多人產生了“是否有必要繼續戴口罩”的疑問。
對此,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曾回應表示,當前國內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處于不同流行階段,仍需繼續做好個人防護,科學規范佩戴口罩,尤其在以下情形:
一是進入醫院、商場超市、室內會場、機場車站等環境密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乘坐飛機高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廂式電梯時,需全程規范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等級口罩;二是進入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脆弱人群集中場所時;三是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等新冠感染相關癥狀時;四是近距離接觸或護理有新冠感染者或有相關癥狀者時;五是醫務工作者,交通運輸、商場、超市、餐飲、旅游、保潔、快遞等從事公眾服務及密閉場所工作人員。
2個月后的3月13日,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國家疾控局聯合發文,明確高校、中小學不強制要求師生佩戴口罩,幼托機構幼兒在園期間不佩戴口罩,教職員工在園期間不強制要求佩戴口罩。通知指出,在上述教育機構中,應區分場景、人群和疫情情況科學佩戴口罩。
3月底,隨著氣溫回升、感染病例數呈波動下降趨勢,再次出現了對“是否有必要繼續佩戴口罩”的討論。3月29日,南方日報報道稱,廣州地鐵、機場已不再強制佩戴口罩,但建議民眾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廣鐵集團則要求乘坐國際航班和國內高鐵時,仍需佩戴口罩。同一時期,南都記者在北京探訪發現,商場已不再強制佩戴口罩,但乘坐地鐵和公交時仍會被要求佩戴。
另據北京日報的3月30日報道顯示,上海、成都、南京等城市地鐵已不再對乘客佩戴口罩做出要求。
新規:細化應佩戴、建議佩戴、可不佩戴三類情況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重點定位于公眾佩戴口罩的指導,提出應佩戴口罩、建議佩戴口罩、可不佩戴口罩的分類建議。
應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場景主要包括:一是存在疫情傳播風險的情形,如公眾處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期間或出現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癥狀時。二是處于感染風險較高的情形或場景,例如所在環境發生聚集性疫情時,以及前往醫療機構時。三是嚴防疫情輸入重點機構的情形或場景,例如外來人員進入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脆弱人群集中場所時。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及托幼機構、學校、校外培訓機構等重點機構的醫護、餐飲、保潔、保安等公共服務人員,在工作期間應全程佩戴口罩,防范將疫情輸入相關重點機構。
建議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場景主要有以下三類:一是進入人流量較大或環境密閉、人員密集的區域或場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進入超市、影劇院、客運場站等。二是老年人、慢性基礎疾病患者、孕婦等特殊人群感染后危害較大,前往室內公共場所時建議佩戴口罩,加強自我防護。三是人員來源較廣、流動性較強的大型會議或活動,如果參加人員未開展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健康監測,一旦有疫情輸入易發生聚集性疫情,建議佩戴口罩。
可不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場景主要有以下三類:一是感染風險較低的情形或場景,例如在露天廣場、公園等室外場所,或人員相對固定的室內場所和會議室。二是感染風險得到有效防范的情形或場景,例如舉辦大型會議或活動,通過對參加人員開展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健康監測等,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的感染者。三是感染風險較低且佩戴口罩可能對工作、生活和學習造成一定影響的情形或場景,例如,3歲及以下嬰幼兒、學校師生在校期間及正在運動、佩戴口罩可能導致呼吸困難的人員等。
南都記者從國家疾控局獲悉,后續還將統一對外發布更多信息。
戴口罩與否,港澳臺地區和其他國家都有哪些最新規定?
南都此前報道中,4月7日,中國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公共運輸戴口罩規定放寬規劃。在搭乘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等交通工具時,建議戴口罩但不強制。在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護照顧、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等醫療照護機構,以及救護車等場所的室內空間中,必須按規定全程佩戴口罩。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今年3月1日起就解除了所有場所的“口罩令”。室內、室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都無需佩戴口罩。澳門特別行政區則在更早的時候調整了對佩戴口罩的要求。2月27日起,一般情況下,室外無需佩戴口罩,非高等教育學校師生在上課或進行活動時無需佩戴口罩。
另據中新網報道,日本自3月13日起將交由個人判斷是否佩戴口罩,并發布建議佩戴口罩場所指南供個人參考。同時,允許企業要求客人或工作人員戴口罩。在超市、便利店和餐飲店,客人可自由選擇是否戴口罩,但多數情況下,工作人員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戴口罩。
另一個亞洲國家新加坡則在今年2月13日取消了對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要求。但是,據新加坡衛生部官網信息,截至目前,新加坡醫療機構和照護機構的工作人員、患者與訪客,在與患者進行交流或接觸時,或處在患者所處的室內空間時,仍舊必須佩戴口罩。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