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機電集團2022年上半年工作會上獲悉,該集團緊緊圍繞“雙碳”目標和能源安全等國家重大戰略,按照“補鏈強鏈”,積極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集群,重點支持氫能產業快速發展。目前,正在積極布局制氫基地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產能40臺/套,并力爭在2025年帶動氫能產業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增量。
氫能是一種來源廣泛、清潔無碳、靈活高效、應用場景豐富的二次能源,是推動傳統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支撐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發展的理想互聯媒介。近年來,國家積極引導氫能產業健康發展。
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的預測,在2030年碳達峰愿景下,我國氫氣的年需求量預期達到3,715萬噸,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約為5%;可再生氫產量約為500萬噸,部署電解槽裝機約80GW。
重慶也積極發展氫能產業。今年1月,重慶進一步在《加速構建完善的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行動計劃(征求意見稿)》中,明確了2025年底,全市累計推廣5000臺氫能源汽車,建成10座加氫站的目標。
瞄準氫能產業長期發展潛力,重慶機電集團提出以實現國內一流的氫能裝備與服務集成商為目標,擬布局實施制氫基地項目,重點發展制氫、加氫裝備及系統集成服務,實施制氫裝備及附屬設備系統集成產線建設,產品主要定位為單臺1000m/h(5MW)-2000m/h(10MW)的電解制氫裝備的系統成套與服務,包括分離、純化裝置研發生產。
同時,重慶機電集團積極推進相關制、加氫產品研制方面:制氫站高壓無油氫氣壓縮機、加氫站成套設備已完成研發,氫氣純化系統、制氫水處理及冷卻模塊、制氫站自動控制與綜合監控系統研究集成正在研制,技術產品急需進行市場化推廣。
事實上,進軍氫能只是重慶機電集團積極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重慶機電集團結合制造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積極謀劃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重點實施新能源汽車軸承智能化車間建設、信息化系統建設、大型往復隔膜泵建設等項目。2022年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在集團投資中占比51.8%。
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也交出一份較好的成績單:上半年,集團高端裝備板塊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7.5%;交通裝備與工程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5.7%;產業金融板塊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0%。
下半年,重慶機電集團將重點圍繞風電、水電、軌道、汽車、新能源等領域,不斷深化與巴南區、南岸區等區縣政府,以及金風科技、大唐集團等重點客戶的戰略合作。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