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續優化,我國旅游經濟快速回暖。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2023年年初,國內旅游市場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中國旅游市場將迎來全面復蘇的新態勢。在這一背景下,各種類型的旅游業態蓬勃發展,美麗鄉村游、定制深度游等成為旅游業發展的新亮點。與此同時,各地旅游服務公司也以此為契機,爭相打造高品質旅游服務,張掖號角兵魂旅游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號角兵魂”)就是其中的代表。
西北旅游迎來大發展,號角兵魂應時而生
自2013年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絲綢之路沿線地區迎來全新發展機遇,旅游業也同時被全面“激活”。以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張掖為例,年接待游客人次由十年前的300萬人次猛增至如今高峰期的4200萬人次,張掖旅游成為西北旅游步入大發展時代的典型代表。
號角兵魂成立于2019年,但創始人胡文海、王開峰與旅游客運行業卻結緣已久。早在2007年,胡文海就投身張掖客運市場,隨著張掖旅游業的蓬勃發展,胡文海敏銳地意識到要想站穩腳跟就得增強實力、規范運營。此時,胡文海遇到了同樣身為軍人、立志于加入到西北旅游大發展洪流中的同行王開峰,兩人對整合發展的見解不謀而合。2019年,一個響亮的名字“號角兵魂”在張掖旅游行業驚艷亮相。
乘著西北旅游火熱發展的“東風”,號角兵魂短短4年時間里已成為當地市場較有規模、實力雄厚的旅游客運服務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西北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城市不斷加強協同,在新形式旅游產品開發、大西北超級文旅IP打造、交旅融合新模式創建、”一帶一路”景區聯盟整合上持續加大投入,有力地促進了大西北旅游產業優化升級、增強了大西北旅游業發展新動能。號角兵魂也逐步調整好航向,向著扛起西北高端旅游服務大旗的方向全速前進。
退伍不褪色,打造高端旅游服務
有了目標就不怕路遠!成立4年來,號角兵魂找準自身定位,通過高品質服務贏得了各大旅行社及游客的好評。
據號角兵魂總經理胡文海介紹,近年來,隨著旅游市場的發展,游客對出行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為響應這一需求變化,號角兵魂向高端旅游服務轉型,在服務人員及車輛上形成了號角兵魂式高端服務。
在服務團隊建設方面,號角兵魂為復員軍人提供就業機會,目前公司員工六成以上都是復員軍人。“當過兵的人,紀律性強,好管理,更重要的是有責任心,做事雷厲風行,能真正把游客當家人對待。另外,我們的原則是退伍不褪色,軍人的本色不能變,他們時間觀念強,在接送游客時絕不遲到,這也成為號角兵魂為游客提供高品質服務的最大軟實力。”胡文海表示。
其次,高端車輛的保障則是最大硬實力。大西北的旅游景點之間有些要隔著一兩百公里,為了讓乘客旅行途中更舒適、更安全,號角兵魂在選擇車輛時格外用心,其選車的標準安全性排在首位,這也是號角兵魂選擇蘇州金龍海格客車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海格客車全承載式車身、車道偏離系統、前碰撞預警等安全設計和配置全面保障了人車安全;除此以外,車輛的舒適度也很重要,為了讓游客旅行途中更好休息,號角兵魂在之前車輛2+2座椅布局的基礎上新采購了海格客車2+1座椅布局的新車型,座位的空間變大了,每個座椅還設計有杯托、手機充電口,腿托等人性化配置,能很大程度上緩解疲勞。以海格途悅2+1車型為代表,高端商務旅游大巴車型開始被旅行社和游客頻繁“點單”;在定制化方面,隨著游客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人數較多的大團適合大行李艙、多座位數的車型,深度游或路程較遠的旅游團就適合2+1座椅的商務大巴,而家庭出行的小團游則適合機動靈活的蘇州金龍睿星這類車型。總之,在車輛上要形成產品組合,這樣才能滿足不同類型的游客需要,在旅游客運服務競爭中也會有更強的競爭力。
胡文海表示,號角兵魂現有的60余輛客車中,有一半以上是蘇州金龍高端車型。購買海格客車以來,號角兵魂業務得到了更好開拓,很多旅行社都主動上門尋求與號角兵魂合作,他們看中的就是號角兵魂更專業的服務、更高端的客車。“30余輛海格客車被投放在陜甘寧旅游大環線上,整體運營下來,與其他品牌的車型相比,海格客車穩定性、安全性更高,舒適性更好,動力性也很不錯,服務也及時到位,在嚴謹做事、服務到位的理念上,海格客車與號角兵魂不謀而合,雙方的合作非常融洽。”號角兵魂副總經理王開峰說。
盡管3年的疫情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公司業務,但整體向好、加速復蘇的勢頭讓胡文海對西北旅游發展前景信心滿滿。為了進一步儲備資源、擴大業務版圖,號角兵魂將武威市的金帆旅游客運收購,從張掖延伸至武威,號角兵魂向著大西北環線游服務最靚麗名片的目標又前進了一大步。
面對著西部文旅融合、交旅融合全面推進的大環境,號角兵魂與蘇州金龍強強聯合,正式吹響“沖鋒號”,向著打造西北高端旅游服務排頭兵的大方向進發!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