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政總院承接紹興市城市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工程巖土勘察及地下建(構)筑物調查項目,為軌道交通工程勘察業(yè)務再添新業(yè)績。
紹興市城市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約20.3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15座。主要路段橫貫越城東西兩翼,“L字形”構成城市大動脈,將有助于加速古城疏散、新城崛起,帶動紹興向大城市進一步發(fā)展。
項目效果圖
總院負責項目1標段,自黃酒小鎮(zhèn)站(不含)到二環(huán)西路站長約8km,輻射區(qū)域的居民可實現(xiàn)地鐵換乘高鐵紹興北站。
總院圍繞項目中存在的古運河勘察、地下文物保護與探測、地質條件復雜等主要難點,精心策劃工程方案。
貫徹綠色勘察理念
針對古運河勘察,充分貫徹綠色勘察理念,從細節(jié)入手,提出有針對性的古運河勘察方案??碧角?,對作業(yè)區(qū)環(huán)境影響因素進行調查識別,對勘探活動可能造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及程度有預判和分析。大量運用原位測試手段,鉆探采用雙層管或三層管鉆進技術工藝,以及無固相或低固相的優(yōu)質環(huán)保泥漿和回收技術。
助力地下文物保護
古城的地下文物探測又是一大“攔路虎”,面對“地下水位埋深淺、電磁干擾大、文物規(guī)模小、位置分散”等特點,勘察技術團隊加大新技術綜合應用,采用如面波、地質雷達、微動技術等新技術,充分利用各技術手段的優(yōu)勢,為文物保護提供基礎資料。
查明多元地質構造
針對紹興市全境處于浙西山地丘陵、浙東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的交接地帶,境內還有縱貫市域的江山—紹興深斷裂等特殊地質條件,勘察技術團隊除常規(guī)地質勘探外,還運用高密度電法、等值反磁通瞬變電磁法等新技術,重點查明多元地質構造和深大斷裂帶,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huán)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huán)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