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近些年,我國相繼出臺各種促進氫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由于加氫站這類基建設施是氫能源產業上游制氫與下游用戶的聯系樞紐,成為產業鏈的核心。近日,四川也發布《關于推進四川省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四川將進一步加快氫能在交通、發電、儲能、工業等領域的示范應用,為新裝備、新技術提供示范應用場所,加快產業化進程。到2030年,氫能產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000億元,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達8000輛,建成多種類型加氫站80座。
隨著加氫站的建設逐步完善,氫能源汽汽車的推廣有望提速。事實上我國車企內外協同,內修核心技術,實現關鍵部件國產化,取得重大成績。其中,以上汽集團在氫能汽車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同時不斷加大氫能研發投入力度,在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并率先開啟了大規模氫能源汽車商業化進程,成為了行業優秀“帶頭人”。
在促進自身綠色轉型的過程中,上汽集團牢牢堅持“純電、插電、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全面推進。早在2001年時,上汽啟動“鳳凰一號”燃料電池汽車項目,把氫燃料汽車確定為主要研究方向,搶占了國內發展氫能汽車的先機。在積累了20余年的研發經驗后,2020年上汽又提出行業首個“氫戰略”,計劃到2025年,上汽將推出至少10款氫燃料電池整車產品;旗下捷氫科技將達到百億級市值;同時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電池研發運營團隊,形成萬輛級燃料電池整車產銷規模,市場占有率在10%以上。
時至今日,上汽已累計投入超過30億元用于氫能源技術研發,獲得511份燃料電池領域相關專利,并積極參與制定了15項燃料電池國家標準。上汽旗下捷氫科技作為專注氫能燃料電池的“科創小巨人”,專注燃料電池創新研發,目前已經掌握電堆核心零部件開發、電堆集成、燃料電池系統集成到動力系統集成、整車集成的完全正向開發能力,并具備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極大推動了我國氫能汽車的發展。
憑借技術上的領先,上汽已經面向各種用車場景,針對各細分領域形成了完善的氫能產品布局。目前,上汽已經推出了榮威950 Fuel Cell、上汽大通FCV80燃料電池寬體輕客、氫燃料智能重卡等一系列燃料電池車產品。前段時間,上汽大通MAXUS MIFA氫燃料電池MPV、上汽紅巖氫燃料電池重卡、上汽輕卡燃料電池冷鏈物流車等410輛上汽氫燃料電池車集體出征投入運營,這也是中國氫能汽車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上汽“氫軍團”也再次向外界展示了其強大的技術實力。
隨著“雙碳”戰略的實施,我國氫能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以燃料電池汽車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成為重要突破口,越來越多汽車企業加快能源轉型升級,具有戰略價值的氫能源技術一定會備受重視。上汽集團先知先行,成功在“氫賽道”實現搶跑,搶占了氫能源汽車的技術高地。期待上汽繼續保持領先優勢,為氫能行業發展提供更多的“解題思路”!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