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眾汽車集團在德國申請了一項專利,其正與德國Kraftwerk Tubes公司(簡稱KT公司)合作開發一種新型氫燃料電池,以用于未來一款量產車型,該汽車續航里程可達2000km。
據專利描述稱,專利所用的陶瓷膜會比現代和豐田使用的聚合物膜成本更低,因此會對未來汽車氫燃料電池的批量生產產生重大影響。此外,陶瓷膜還可實現無鉑操作,由于鉑元素成本過高,所以被認為是大規模氫燃料電池生產的阻礙之一。
KT公司首席執行官Sascha kuhn表示:“陶瓷膜是我們與大眾汽車開發氫燃料電池堆的差異化特點,這與普通的燃料電池堆不同。陶瓷膜的生產成本比聚合物燃料電池更低,且不需要鉑。”他還表示,陶瓷膜在操作過程中無需浸濕,因此可以減輕人們對于冬季結冰、高溫環境中吸收霉菌的擔憂。此外,它還能產生用于運行汽車空調供暖的熱量,提高整體能源效率。
KT公司確認了正在開發的氫燃料電池不會僅為大眾汽車提供,其目標是2026年在量產車型中實現此技術,未來搭載該氫燃料電池堆的車型可以提供2000km續航里程。
此前,大眾就曾發布了高爾夫Variant HyMotion和奧迪A7 h-tron,但由于補能、安全以及成本問題導致被迫停產。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氫燃料電池車具有補能速度快、環保等優勢,但整個行業的規模有限,制造成本過高且加氫站少都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車企可以克服這些問題,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未來或將有一定發展前景。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