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數字經濟與金融科技平行論壇:金融科技踐行ESG理念,推動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在京舉行。
本場平行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重要嘉賓圍繞ESG理念和“雙碳”戰略、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等相關話題各抒己見,充分交流,旨在凝聚各方共識、深化國際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礦山工程地質專家彭蘇萍分享了中國氫能源與燃料電池發展的研究。他表示,氫能是全球能源技術革命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各國氫能發展各具特色,不同的發展目標決定了不同的技術路線和發展模式?!皻淠芪磥頋摿薮螅侵袊磥砟茉吹闹匾M成部分,可以作為推動我國‘雙碳’目標的一個抓手?!?/p>
彭蘇萍表示,雖然我國低碳制氫技術水平和市場化應用均與國外有一定的差距,但仍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產氫國,氫氣產能約每年4100萬噸,產量約3342萬噸,應用到交通的量只占0.1%。我國供氫產業的社會投入強度顯著提升,加氫站數量和規模持續增長,覆蓋省份從2019年19個擴展到2021年27個。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左右,我國的加氫站將占到世界上的一半。
彭蘇萍還表示,在交通領域方面,目前我國涉氫燃料電池車企數量持續增長,關鍵技術取得積極進展,裝備國產化進程加快,眾多央企、外企布局氫燃料電池汽車及關聯產業,積極開展產業整合、并購等行動,上下游及關聯產業競爭加劇。
“此外,電力領域是目前除交通應用外發展最好的領域。”彭蘇萍進一步表示,燃料電池可在固定發電、備用電源等多個領域得到應用,其中固定發電又包括大型分布式發電,小型家用熱電聯產和備用電源。對于可再生能源制氫而言,降低電費會顯著降低成本,而從長遠來看,可再生能源的持續大規模發展會使其發電成本越來越低,以分布式光伏發電為代表的就近供電方式會進一步降低制氫成本。
彭蘇萍預計,未來10到20年將是我國氫能源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我們需緊密聯系中國能源發展實際,從戰略、政策、技術、資金、國際合作等方面積極謀劃,通過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助力實現氫能源與燃料電池高質量發展。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