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發布了山西省2023年氫能產業發展指數,呂梁氫能產業發展綜合指數376.76,位列全省第一,氫能資源、加氫站建設、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政策力度、氫能產業鏈等單項指數顯著高于其他各市。
氫能是未來全球能源的重要發展方向,承載著能源革命和轉型發展的新希望。呂梁市認真踐行“雙碳”戰略,堅持把氫能產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搶抓先機、搶灘布局,大力實施“一體兩翼、三港四鏈”發展戰略,實現了從“破題開局”到“全面開花”的精彩蝶變,占據了打造氫能產業高地的“天時、地利、人和”。
發展氫能產業,呂梁得“天時”。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山西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試驗區、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兩大任務”,呂梁作為重要的承載地,政策紅利正在不斷顯現。省委、省政府將氫能產業鏈作為全省重點打造的10條產業鏈之一,并把我市鵬飛、美錦2戶企業列為“鏈主”企業傾斜支持,為呂梁氫能產業注入了強大信心和動力。
發展氫能產業,呂梁占“地利”。呂梁是全國重要的煤炭、焦化和非常規天然氣生產基地,現有1.6億噸煤炭、3800萬噸焦化、35億立方非常規天然氣產能,新能源“綠電”裝機規模達到283兆瓦,具備“四位一體”發展煤氣化制氫、工業副產制氫、天然氣制氫、電解水制氫的資源優勢。制氫資源豐富、方式多樣、成本較低,每公斤高純氫成本僅為8—10元,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發展氫能產業,呂梁有“人和”。近年來,上海申能、氫晨科技、浙江藍能、東風汽車等行業龍頭紛紛落地呂梁,聯合共建“氫能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氫能汽車先進制造聯合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全面鋪開總投資263億元的16個氫能產業項目。目前,全市已形成7.5萬噸制氫能力,11座加氫站建成投用,300輛氫能重卡投入運行,年產1000輛氫能商用車生產線建成投產,“氣—站—運—車”全產業鏈發展體系初步形成。
當前,氫能產業正處在風口正盛、群雄逐鹿的階段,誰能夠率先突圍、搶占高地,誰就能夠迅速占領市場、贏得未來。呂梁積極搶灘氫能藍海,著力打造北方重要的氫能產業高地,持續推進“氣—站—運—車”全產業鏈建設,預計到2025年,全市制氫能力可達到20萬噸以上,建成加氫站50座,氫能汽車保有量突破5000輛,氫能重卡生產能力達到5000臺,產業鏈總產值超過200億元。呂梁著力打造國內領先的示范應用基地,以物流運輸、城市公交等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為突破口,積極布局“氫進萬家·氫能小鎮”科技示范工程,逐步拓展氫能在工業、家庭、建筑等多領域示范應用,帶動產業規模化、商業化發展。
呂梁氫能產業發展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我市有關負責人表示,呂梁將堅持每年投入1億元專項補貼資金,用好總規模100億元的產業轉型股權投資基金,實行專班“一對一”跟蹤服務,用“真金白銀”“真心實意”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