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蘭州西工務段的配合下,由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鐵建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設計研發的國內首臺鐵路隧道無砟道床除塵裝備,首次在甘肅蘭州既有鐵路線蘭州北環線長壽山隧道內作業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隧道內道床積沙由大型機械清運一體代替傳統的人工清理、外運,填補了國內隧道積沙清理無機械化的空白。
長壽山隧道全長12.5公里,是蘭州局管內第二長大隧道,隧道坡度大,最大坡度11‰,連續坡度長達5.6公里,重載列車爬坡運行時,在鋼軌面上撒沙以維持牽引摩擦阻力,堆積在道床和軌道板上的積沙需要定期進行清理。鐵路部門多年來采取人工清掃并裝袋清沙的方式,后由軌道作業車牽引外運的方式排除沙害,人力、物力成本很高,勞動安全隱患極大。
“我們和中鐵建裝備通過反復的調研論證,通過線下上千次的測試,歷經2年多,最終研發了TX-18隧道除塵裝置,并在既有運營線上試驗成功。”蘭州鐵路局工務部機械設備科高級工程師席平介紹,這套隧道除塵裝置好比一臺大型“吸塵器”,核心由除塵系統和物料回收系統組成,采用真空負壓抽吸和分離沉降技術,通過自走式挖掘小車或手持式人工吸管進行清理,可實現道床中心5米范圍內的積沙清理需求,每小時最大可“吞掉”20立方米積沙。
“對于寬度大于1.1米、積沙厚度達10厘米以上的區域可采用自走式挖掘小車清理,道床表面、鋼軌軌底及軌道伸縮縫及其他死角部分就利用手持式人工吸管清理,從而實現線路積沙全覆蓋。”該項目負責人中國鐵建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金正介紹說。
因長壽山隧道為單洞雙線,本線作業時,另一條線仍在行車,測試人員主要通過手持式人工吸管進行試驗,在測試過程中,設備后端五人同時手持式吸塵軟管,在軌道板和鋼軌兩側的積沙中來回移動,通過強大的風力把積沙吸至除塵系統,再經過三級除塵分離和沉降,沉降物通過傳輸帶回收至物料車,物料車增加防護頂罩,可有效抑制揚塵。整個裝置由改進后的物料運輸車提供作業走行牽引動力,并在車下遙控實現勻速前進。
試驗結果顯示,隧道除塵裝置只需4到6人配合,用時40分鐘就能完成全斷面道床40米積沙清理,同樣的條件下,用人工方式清理同樣多的積沙,則至少需要40多人1個多小時才能完成。
“隧道除塵裝置在清理積沙過程中既不會因人工清理出現揚塵,同時避免了二次倒運,工作效率更高,勞動安全可控,真正做到了工完料盡。”蘭州西工務段蘭州西橋隧車間技術員王文峰說。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