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濟南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進行介紹。
濟南將統籌“鐵陸空地水”全方式、全領域發展,加快打造省會綜合立體交通網,提升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全力創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01
運營及在建城市軌道將達到279公里
“十四五”期間,濟南市加快城市軌道交通二期6條地鐵工程建設,到2025年,運營及在建城市軌道達到279公里,推動軌道交通場站TOD綜合開發,完善周邊公交、慢行體系,引導城市功能、人口向軌道站點周邊集聚。適時開展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編制工作。
02
“1+6”城市高鐵、高速雙高通道
《規劃》指出,濟南將構建省會經濟圈“1+6”城市高鐵、高速雙高通道,提高濟南與淄博、泰安、聊城、濱州、德州、東營等6地市聯系水平。
持續完善鐵路網絡。到2025年,“米字型”高鐵網基本形成,建成濟鄭高鐵、濟萊高鐵、黃臺聯絡線,推進濟濱高鐵、德商高鐵,實現省會經濟圈市市通高鐵,打造軌道上的省會經濟圈。提升普速鐵路連通深度,推動郭家溝至大石家地方鐵路、聊泰鐵路規劃建設,謀劃研究膠濟鐵路至瓦日鐵路聯絡線、濟西至十二里閣聯絡線等項目,實施“支線鐵路進港進園”工程,打通鐵路運輸“最后一公里”,助力運輸結構調整。到2025年,全市高鐵運營及在建里程突破500公里。
謀劃研究濟南至淄博等城際鐵路,推動實現省會經濟圈市市通高鐵,由“互聯互通”向“直連直通”轉變;全力推進省會經濟圈高速公路聯絡線建設,輻射帶動聯線周邊21個區縣發展,擴大濟南市經濟腹地,拓寬發展空間,做強省會經濟圈。
03
構建市域鐵路通勤網
著力構建市域鐵路通勤網,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謀劃推進主城區至周邊區縣的軌道交通通道以及外圍區縣間的鐵路聯通。推動市域(郊)鐵路S1線規劃建設;依托既有線路,利用富余運力,謀劃研究開行市域(郊)列車,提升全域快速服務水平。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