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廣州市環城管廊、廣花管廊、天河智慧城管廊、琶洲西區管廊等四個大型綜合管廊全面貫通,總長度85公里。截至目前,廣州市已建成綜合管廊175公里。
廣州實施地下空間管廊大建設
據介紹,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等各類市政管線集于一體敷設,可在綜合管廊內實現對城市生命線的信息化、可視化、智慧化管理。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補齊了城市基礎設施“短板”,是構建智慧城市的重要載體,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環城管廊項目實現全長45.7公里的廣州地下“大動脈”全線盾構廊體順利貫通。項目建成有效連通現狀及規劃110千伏、220千伏變電站18座,滿足中心城區供電以及高壓線下地的需求。項目連通了石溪、南洲、西村三大自來水廠,使其相互連通,互為補給,形成廣州市區的供水高速通道,提高了供水安全保障。
廣花管廊及道路快捷化改造配套工程順利完成多項重大節點,管廊工程全線貫通,管廊控制中心落成,鏡湖大道隧道、塘貝北隧道、G106隧道、X264跨線橋等交通要點建成通車,完成14公里道路快捷化改造,還路于民,較大緩解交通壓力;天河智慧城管廊、琶洲西區管廊也實現全線廊體貫通。
規劃至2030年管廊總體規模達564公里
據了解,廣州是我國較早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城市之一。2017年,廣州印發《廣州市綜合管廊專項規劃》,著力搭建全市管廊主干骨架,按照“環線、干線、支線、纜線相結合”的總體思路,以中心城區“大環線”為骨架,通過干線輻射到重點開發區域,再通過支線、纜線服務到區域的用戶,構建“一環N射多區域”架構。
現階段,除了四個大型綜合管廊,廣州還大力推進纜線管廊建設,這是僅有電力、通信兩種管線的小型管廊,稱為“迷你管廊”,具有建設成本低、難度小、周期短的優點。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安置區項目配套建設的市政道路因地制宜建設纜線管廊,其較短的建設周期為安置區的建設進度提供了堅實保障。根據規劃,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安置區纜線管廊建設34.9公里,目前已完成12.36公里的土建施工建設。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