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是上海交通發展的基本戰略。經過多年發展,上海已經形成了以軌道交通為主體、地面公交為基礎、輪渡為特色、出租汽車為補充、共享出行為拓展的多層次一體化客運服務體系。為推動上海公共交通邁向新高度,為市民帶來更優質出行體驗。近日,市交通委聯合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規劃資源局、市公安局等四部門,共同印發《推進本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未來上海公共交通更加注重??人本、融合、協同、創新
《指導意見》突出人本、融合、協同、創新理念,提出經過5年努力,基本建成結構更加合理、網絡更加融合、服務更加人本、運行更加高效、安全更具韌性的公共交通“一張網”,為市民提供選擇多元、無縫銜接、時間可控、全齡友好、智慧綠色的公共交通服務。
多措并舉,構建上海??公共交通“一張網”
實施區域差異化發展,促進??公共交通與城市功能深度融合
依據城市空間功能與軌道交通網絡布局不同,上海主城區和新城將采取差異化發展策略。主城區構建以軌道交通為主體、地面公交為基礎的公共交通體系,目標是使中心城軌道交通站點600米常住人口覆蓋率達到58%。新城內部則以干線公交為骨架、常規公交為主體;新城與主城區之間,形成以軌道交通為主、公交快線為輔的交通體系。
此外,上海還將促進公共交通與城市功能深度融合。在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綜合交通樞紐的規劃建設以及城市更新中,推進公共交通與生活圈、商業圈、產業圈等功能用地緊密結合,實現交通改善與城市更新協同發展。
推動多網融合??實現交通網絡全面升級
上海將持續拓展軌道交通網絡,優化主城區環線功能,完善新城與中心城之間的快速軌道交通。
同時,加快重構多層次地面公交網絡,打造“骨干線(含中運量)+接駁線+特色線”的層級體系,并試點通勤、助學、就醫、旅游、夜經濟、毗鄰公交線等特色線路,滿足多樣化出行需求。此外,上海還將深入推進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融合,優化軌道交通沿線公交線網,實現新建軌道交通站點50米范圍內原則上配套公交站點,既有站點也將逐步完成改造。
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方面,上海將完善多層次體系,制定樞紐配套綜合交通規劃編制導則,優化鐵路客運樞紐格局,加快東方樞紐建設,推進五個新城“一城一樞紐”規劃建設,完善以軌道交通站點為核心的一體化組織、多元化服務的換乘銜接系統,建設“微樞紐”。
創新多式聯動模式? 提升協同運營水平
在軌道交通運營方面,上海將提升網絡化運營能力,優化運營組織,實現“一網調度”和多線多站聯動管控。同時,推動市域鐵路從單線運營向多線網絡化運營轉變,實現市域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在安檢、票制、標識等方面高效銜接,推動安檢互信、“一碼通行”。
在地面公交方面,上海將構建多樣化運營體系,推進服務向“基本服務+響應式服務”轉型,探索大站快車、定班線、區間線、主輔線等靈活多樣的運營組織方式,鼓勵企業開展定制公交業務。
打造民生項目??優化出行空間體驗
上海將打造全齡友好出行環境,完善軌道交通、地面公交、交通樞紐等無障礙設施,確保無障礙公交車比例不低于70%。同時,結合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提升交通樞紐、站點品質,并融入人文元素,推出更多人文特色的車型、站點、線路和服務。
強化科技賦能??推動智慧綠色安全出行
上海將不斷拓展出行服務平臺功能,涵蓋綠色出行線路規劃、多元化票制場景、出行預約等,并向長三角區域推廣,延伸至“衣食住娛”領域,實現“一票通”“一碼通”“可預測”“可預約”。同時,推動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信息服務雙向互顯,基本實現公交電子站牌全覆蓋,提高出行時間可預測性。
這一系列舉措將全面提升上海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助力城市可持續發展,讓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綠色、舒適。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