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指出,“十四五”期間,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續保持省級地區最優水平,安全韌性低碳的能源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取得明顯進展,具有首都特點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基本形成,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4%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目標。
“十五五”期間,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續下降,部分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區域輻射力的綠色技術創新中心基本建成,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率先取得顯著成效,碳達峰、碳中和的法規政策標準體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目標,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具體在氫能方面,《方案》指出:
四、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構建綠色低碳經濟體系
(七)強化低碳技術創新。圍繞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技術需求,推進能源領域國家實驗室建設,謀劃布局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和科研平臺。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行動,打造能源技術迭代驗證平臺,圍繞新能源利用、智慧能源互聯網、新能源汽車、智慧交通系統、氫能、儲能、建筑零碳技術、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森林增匯等重點領域開展技術研發攻關,盡快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化示范應用。
(八)積極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圍繞碳達峰、碳中和激發的產業需求,持續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和綠色供應鏈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氫能、儲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六、推動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十六)著力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體系。優化出行結構,踐行低碳理念,加強自行車專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統建設,持續推進軌道交通體系建設,逐步降低小客車出行強度。調整車輛結構,制定新能源汽車中長期發展規劃,大力推進機動車“油換電”,“十四五”時期市屬公交車(山區線路及應急保障車輛除外)、巡游出租車(社會保障和個體車輛除外)、新增輕型環衛車(無替代車型除外)全面實現新能源化,辦理貨車通行證的4.5噸以下物流配送車輛(不含危險品運輸車輛、冷鏈運輸車輛、郵政機要通信車和郊區郵路盤駁郵政車)基本使用新能源汽車,推動氫燃料汽車規?;瘧?,逐步完善城市公路充換電和加氫網絡。
八、創新區域低碳合作機制,協同合力推動碳達峰、碳中和
(二十五)推動京津冀能源低碳轉型。加強區域低碳能源合作開發,推進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大力開發區域風電、光伏和綠氫資源,研究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優先安排可再生能源上網,擴大綠色電力消納,助力張家口高標準建設可再生能源示范區。
(二十六)加強區域綠色低碳合作。發揮北京科技優勢,推動京津冀區域創新資源開放共享,促進區域節能環保、新能源開發、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合作,支持頭部企業加強資源對接,推動區域產業綠色化改造,實現區域產業低碳轉型升級。推動京津冀規?;?、協同化布局氫能產業,打造氫能產業集群,聯合開展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攻關、新材料研發和商業化應用。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