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消息:日前,中央批準:李術才同志任山東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副書記;因年齡原因,樊麗明同志不再擔任山東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
6月22日下午,山東大學召開教師干部視頻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央編辦主任李小新同志到會宣布中央決定并講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田學軍同志,山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宇燕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同志主持會議。
中央組織部干部三局、教育部人事司、山東省委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山東大學領導班子成員,近年退出班子的老同志,教授代表,各單位、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民主黨派、教代會代表,離退休老同志代表等參加會議。
人物履歷
李術才,男,漢族,1965年12月出生,河北淶水人,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83年9月入山東礦業學院土木系學習,先后獲得工學學士、工學碩士學位,
1990年7月畢業留校任教。
1993年6月至1996年7月在中科院武漢巖土所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6年9月起在中科院武漢巖土所工作,先后被聘為副研究員、研究員。
2001年3月任山東大學巖土工程中心主任,被聘為教授,
2002年4月任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學院副院長,
2007年6月任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學院院長。
2015年7月任山東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20年5月兼任山東大學研究生院院長。
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2年6月起任山東大學校長。
地下工程與隧道工程災害防控專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大型地下洞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工程分會理事長,國際期刊《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主編。
長期從事隧道與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等災害預報與治理研究工作。構建和創新了隧道施工不良地質超前預報理論與方法,揭示了突水突泥災害發生機理,研發了隧道巖石掘進機不良地質超前預報技術系統、以及地下工程高壓動水封堵關鍵技術。其成果廣泛應用于鐵路、公路和水利工程等領域,為隧道與地下工程災害防控做出了重要貢獻。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并榮獲山東省科技最高獎、光華工程科技獎。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