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發展氫能產業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副司長王翔在專訪中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會同相關部門堅持“創新引領 綠色低碳 安全為先 穩慎有序”原則著力從以下四個方面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第一是強化政策支持和引導,第二是構建產業創新體系,第三是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第四是開展多元化應用。
發展氫能產業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為促進氫能產業規范有序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研究制定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就《規劃》的有關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后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了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副司長王翔。
主持人:目前,社會各界對于氫能產業的發展都是高度關注,那么國家發改委對于氫能產業的發展有什么樣的考慮呢?下一步又會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王翔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發展,今年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積極有序發展氫能源。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具有大規模、長周期的儲能優勢,因此,在促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消納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也是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同時,可再生能源制氫,碳的排放量比較低,環境友好程度比較高,可以為交通工業等領域深度脫碳提供重要選項。
目前,我國已經初步掌握了氫能制備、儲運、加注、應用等環節的主要技術和生產工藝。市場主體創新發展的積極性比較高。2020年,有關部門印發了通知,開展了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示范應用,北京冬奧會期間,共投入了氫燃料電池汽車1000余輛,配套建設加氫站30余座,全面實現了交通領域的綠色用能。總體看,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已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國的氫能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在產業創新能力、技術裝備水平、基礎性制度等方面存在著一些短板、弱項,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會同相關部門堅持“創新引領 綠色低碳 安全為先 穩慎有序”原則著力從以下四個方面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第一,是強化政策支持和引導,在氫能規范管理、氫能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創新、氫能產業多元應用以及國家標準體系建設這些方面要制定出臺相關政策,同時要加強部門間的統籌協調推動解決氫能發展當中的重大問題。第二,是構建產業創新體系,圍繞氫能高質量發展重大需求和短板弱項,持續的加強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提升氫能產業競爭力和創新力。第三,是推動基礎設施建設,要強化安全管理,構建安全、穩定、高效的氫能供應網絡。第四,是開展多元化應用,有序推進氫能在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拓展在儲能、分布式發電、工業等領域的應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氫能商業化的發展路徑。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