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6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上,萬鋼發表題為《深化全球合作 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市場化》的演講。第五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首次離開國內,選擇慕尼黑作為舉辦地,9月6日至7日,全球車企大佬和主辦方共同討論了產業相關話題。外媒認為這象征著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出海雄心。
大會主席萬鋼主張,在發展純電汽車的同時,也要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Oliver Zipse)也贊同這一觀點,他呼吁中國擴大加氫網絡。
作為推動中國電動汽車發展取得世界領先地位的設計師,萬鋼堅信,氫能汽車將在中國發揮重要作用。看好氫能汽車的前景,燃料電池汽車在某些地區可能會很有效。他認為燃料電池汽車將是中國西北地區的關鍵,因為城市之間的距離很遠,電動汽車的采用率仍然很低。
圖片來源:彭博社
萬鋼在IAA車展期間舉行的中德會議上也說:“首先,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綠色氫能系統。在某些地區,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氫能汽車甚至可能比純電動車型更為普及。推廣氫燃料非常有益,因為氫燃料還可用于海運和鐵路運輸。”他補充說,“特別是中國的商用車輛,可以從氫動力系統中受益。”
德國氫能技術的主要支持者對此表示贊同。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在這場活動上表示,寶馬已制造了數十輛氫氣測試車,并愿意將這種動力傳動系統應用到2025年左右推出的“Neue Klasse”汽車上。
齊普策說:“對我們來說,談論零排放汽車也就意味著談論氫能。”他補充說,“中國應該在城市中心附近增加更多的加氫站,以提高該技術對個人客戶的實用性。”
寶馬運營著一支由80輛氫動力iX5運動型多用途車組成的測試車隊,并將它們運往多個國家進行試駕。寶馬將在2025年后決定是否進行批量生產。由于成本高昂,加之加氫基礎設施剛剛起步,氫能汽車的發展舉步維艱。
奔馳已經淘汰了小批量生產的GLC SUV氫動力車型。雖然本田汽車在2021年停止了Clarity氫動力車型的生產,但已宣布計劃于2024年開始在美國生產燃料電池汽車。
中德兩國工業界的高管討論了諸如統一供應鏈碳排放跟蹤標準等議題。萬鋼強調,以氫為動力的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在實現低碳交通轉型中的重要意義。
萬鋼說:“很多人都很好奇中國對燃料電池的看法。氫是中國國家能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減少商業運輸中的廢氣排放方面大有可為。”他呼吁,“我們需要推動整個供應鏈的低碳發展,以有效地過渡到可持續的未來。”
特別推薦:? ?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