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軌道交通展消息 8月24日,蘇州市軌道交通8號線通過竣工驗收,預計9月可具備開通初期運營條件。
8號線始于西津橋站,止于車坊站,整體呈 L 型走向,連接了高新區、姑蘇區、相城區、蘇州工業園區等多個城市中心。線路全長35.6公里,設28座車站,設有鑊底湖車輛段和三角咀停車場及3座主變電站,與5、6號線等線路共用黃天蕩控制中心。本次驗收范圍為8號線工程各車站(土建主體結構及附屬結構、機電安裝及裝飾裝修)、區間、軌道工程、停車場及供電工程、接地網、系統工程等,共計273個子單位工程。驗收委員會一致同意,蘇州市軌道交通8號線通過竣工驗收。接下來,8號線將開展開通運營前評估、試乘活動等,為正式運營做好準備。
8號線共有12座換乘站,換乘站占比達到43%,線路采用了同臺、節點、通道等多種換乘方式匹配客流需求。為進一步優化換乘體驗,在陽澄湖中路站,針對全長270米的換乘通道,特意加設了6臺自動人行步道機,讓換乘更輕松。地處商業交匯中心的夏圩站,采用高大抽柱圓廳設計,以圓形之勢凝聚成交匯的空間聚點,融入變色燈光的水波柱影,配以湛藍星空下的城市印象,形成一幅繁華盛景,展現出現代都市的創新活力。蘇州當代美術館站采用中庭無柱設計,結合車站周邊環境,抽取弧形和圓形造型元素,應用在車站的裝修設計中。該站的裝修色彩香檳金色也是來源于當代美術館和周邊商業設施,使整個車站的裝飾風格與周邊環境更加融合。采蓮路站的設計去繁就簡,運用折線形態形成空間的起伏來表達科技未來感,同時顯現出城市交通飛速發展的運行軌跡,純凈白與科技藍共同繪就了一幅“科技未來”的美好藍圖。
同時,在白洋灣公園、孫武紀念園、蘇州當代美術館等12座大客流站點均設置了母嬰室;8號線全線的公共衛生間均設有無高差廁位,并增設熱水、空氣凈化等設備設施;全線28座站點共設置了56部出地面無障礙電梯,實現全站無障礙過街功能;在御窯站試點設置站外風雨連廊,解決地鐵接駁最后一公里難題。此外,8號線臨近白洋灣公園、虎丘濕地公園、陽澄湖、金雞湖等多個綠色生態景區,在全線的建設中采用眾多低碳環保建造技術,是當之無愧的“綠色生態線”。
通車運營后的8號線將與3號線,在西津橋站和唐莊站實現同臺換乘,在線網中構成“組合環”,意味著蘇州將邁進軌道交通“環線時代”。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