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近日,武漢地鐵11號線在光谷陸景苑小區的拆遷過程中,由于幾戶“釘子戶”的堅決拒絕簽約,導致原本計劃從小區地下穿越的線路不得不改道,給地鐵公司帶來了不小的財務和運營損失。作為這一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主要方,武漢地鐵公司不得不面對由拆遷爭議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不僅包括已花費的數億元征收資金,改線帶來的工程費用,也涉及因無法按時完成項目而產生的社會效應和輿論壓力。
根據相關報道,武漢地鐵集團原本計劃通過陸景苑小區2、3號樓地下建設11號線,但由于部分業主(即“釘子戶”)拒絕簽約,導致這些房屋未能拆除。結果,地鐵線路不得不繞行,改道至小區外部。這一變化,雖然解決了拆遷未果的困境,但卻給地鐵公司帶來了額外的經濟壓力。
據了解此次問題的根源在于幾戶業主的堅決反對。李姓是其中一位拒絕簽字的業主,她和其他“釘子戶”堅持認為,拆遷補償不合理,因此訴諸法律,要求合理賠償。李云表示:“他們說我‘獅子大開口’,但我并不后悔。即使房子修復了,我也不會接受,我要索賠。”
據了解,當時小區房價在每平米1.8萬到1.9萬元之間,拆遷費用里除了單純房價,還核算了裝修損失、附著物等情況,按照每平米2.8萬至3萬元的價格補償?!懊繎?00萬元以上,樓下商鋪在500萬元以上,對于現在的市場價格來說這個賠償價格已經達到了合理范圍。
武漢地鐵已在陸景苑小區拆遷工作中投入了至少5億元的專用資金,且拆除作業并未完全完成,仍有部分建筑需要修復。在現有情況下,原定的地鐵線路改道,必然涉及新的土建工程、設備調整及其他工程費用。一名地鐵施工負責人透露,改道和修復工程可能需要額外數百萬元。
地鐵作為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目標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利益和市民的便捷出行。地鐵公司在進行拆遷時,按照法律和政策規定進行征收和補償,目的是為了順利建設和運營。拆遷戶的行為不僅影響了項目進度,也可能讓更多依賴地鐵系統的市民受益延遲。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責任應當由各方共同承擔,而不是將損失轉嫁給單一方,地鐵公司不應獨自承受其重。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