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金山,夾金山,離天只有三尺三,鳥兒飛不過,人更不可攀……夾金山是紅軍長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主峰海拔4930米,在藏語中被稱為“甲幾”,意思是非常陡峭。
如今,在這座革命先烈翻越的“紅色”雪山腳下,一條承載雅安與阿壩人民殷切期望與吉祥幸福的“紅色”通道、民生通道已然展開它那堅實的臂膀。一支中鐵十一局建設大軍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立志把幸福安康送給這里的山、這里的雪和這里的人們。便捷即將走進這里人民的生活,致富密碼即將開啟,這支鐵軍正在讓這道天塹化為通途。
一把有溫度的“刻度尺”
“你們項目上有個黑壯漢,真的很厲害,平時背著重重的儀器,一聲不吭地就走四五公里的盤山路。”還未見到姚雪清時,筆者便從小金村村民口中知道了他的事跡,聽著村民對他地描述,心中也愈發好奇,是什么樣的一個人,能讓當地百姓一致叫好。
夾金山隧道出口端位于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境內,海拔3200多米,年平均氣溫12.2攝氏度,冬季最低能到零下14攝氏度。作為項目副總工兼測量隊長的姚雪清,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著他的測量工作。初見姚雪清,壯實沉穩是對他的第一印象,剛從其他項目過來的他面對大雪山的環境,經過最初的不適后便很快投入工作,憑借踏實肯干的態度在當地打響了名氣。
“目前項目部測量隊人手較少,隧道出口端的測量工作全部由我和另一名同事共同承擔,目前主要工作是拌和站、渣土場選址征拆,隧道洞口定點等。時間緊、任務重,測量工作如果不能按時完成,施工進度就會受到影響。有時項目用車緊張或者測量點比較偏僻時,我們都是扛著測量儀器走路過去,可能是因為有一顆‘大心臟’的原因,很多同事遇到的高反現象在我們身上并沒有出現。”說到讓大家都頭疼的高反問題時,姚雪清一邊笑一邊喝起藏紅花泡的熱水。
“測量工作要精度,更要溫度,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是為當地百姓辦的實事。如今的春節堅守,也是為了讓寶興與小金兩地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紅火。”談起工作,近10年的工作經驗讓姚雪清在專業領域有了自己的見解與底氣。
項目施工現場
雪山腳下的鐵建藍
一月末,夾金山頂的雪慢慢向下延伸,凜冽的冬風夾雜著大山的低語,吹動著施工現場四周的刀旗獵獵作響。在工區探照燈的燈光下,設備部長郭平正緊緊裹著他的深藍色軍大衣,緩緩走向拌和站零部件堆放區。燈光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在潔白的雪地中,留下一道深深的黑影。作為設備部長,郭平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困難肯定會有的,但是我們要想盡辦法解決困難,保證設備順利進場,確保工區設備用電”。
初見郭平,是在項目臨時食堂的餐桌上,第一印象便是那雙有神的雙眼,搭配著清爽的寸頭和清瘦的面孔,越發顯得整個人異常干練。“目前我們最緊迫的問題就是工區的用電,因為項目工區緊挨著夾金村,前期用電是借用村中既有變電站,但后期平導洞TBM施工需要20千伏電壓,變電站無法滿足需求,所以現在需單獨與地方供電局聯系,搭設一條專線。”說到自己的專長,郭平便從平日的穩重轉變為滔滔不絕。
當筆者問到是否還有其他困難時,郭平笑著說:“我從2013年開始接觸TBM施工,從最開始的神東、神華到如今的夾金山,在我看來,困難是有的,但解決辦法也有很多,例如我們的TBM分部件,刀盤7.9米,拆分后也有6米多,從其他地方運送到夾金山工地,沿途的電線橋梁都是大問題,但我們前期一一勘察摸底,后期加固遷改,原來的大難題不就輕松解決了,辦法總比困難多。”
攻堅克難的“技術尖兵”
“管棚模板一定要固定好,混凝土澆筑時要注意,防止注漿回流。”還未進工地,項目土建總工陸游的聲音便隨著山谷中的風聲遠遠傳來。作為一名在施工一線奮戰10年的技術尖兵,公路隧道項目可謂是他的“拿手好菜”。
“進度問題是我們的重中之重,自2021年12月26日開工儀式后,我們便跑步進場,迅速開展了‘完成臨建,確保進洞’專項勞動競賽,全面掀起施工大干熱潮,充分調動參建員工的積極性,向隧道進洞總體目標沖刺。”話音未落,一股夾雜著沙土的冷風便撲面而來,讓施工現場所有人都轉過了身。“寶興的進口端是陰坡,冬季積雪不易融化,小金的出口端是陽坡,日照時間長,氣候干燥,風一吹就容易塵土飛揚。”等到風停之后,陸游一邊抿了抿皸裂的嘴唇,一邊解釋道,因為氣候干燥,建設者們嘴唇都因為缺水而變得紫紅皸裂。
同時,夾金山冬季氣溫處于零攝氏度以下,如何在冰雪中施工也是一項需要克服的難題。難,是現場建設者提到最多的一個詞。開工短短一個多月,從管棚作業,到攪拌站、配電房等設施建設,陸游就一直堅守在工地。在4100多米的海拔上鑿穿4930米的雪山,還要應對巖爆、大變形、瓦斯和凍土等一系列風險,即便是身經百戰的他,面對這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也不免抿緊了嘴唇。
“作為國內第一個將TBM用于普通公路隧道施工的項目,我們沒有任何參考資料,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都需要我們自己想辦法解決。畢竟山高人為峰,我們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今后國內TBM公路隧道施工都會以我們為參照標準,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看著眼前慢慢成型的隧道洞口,陸游堅定地說道。
從86年前紅軍徒步翻越夾金山,到國道351線翻山路,再到夾金山隧道建設一線,夾金山隧道項目職工們秉承著“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的鐵道兵精神,將“為群眾辦實事”變為實際行動。待到夾金山隧道貫通通車后,每一個走過這里的游客,都將體會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的舒心。
從翻越到穿越,讓天塹變通途,一座隧道的背后,我們看到的是幸福路正在鋪設,是振興夢想照進現實。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