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起,廣州地鐵21號線試行強冷、弱冷車廂,頭尾兩節車廂為弱冷、其余車廂強冷,溫度相差1-2℃左右。目前廣州地鐵一共三條線(18、21、22號線)實施強弱冷車廂,均為客流量較低的線路。至于中心城區的大客流線路,更多乘客反映空調不夠冷。記者實測,5號線車廂溫度比21號線弱冷車廂還要高。地鐵方面表示其他線路是否推廣要看試點情況。
強弱冷車廂相差1-2℃
記者在現場看到,21號線車站屏蔽門已貼出標識:1-4號屏蔽門、21-24號屏蔽門為弱冷車廂,5-20號屏蔽門是強冷。對應一列6節車廂的地鐵,頭尾兩節車廂弱冷,其余強冷。
11時30分左右,客流量較少,記者用溫度計實測,強冷車廂溫度顯示22-23℃之間,弱冷是23-24℃。就體驗而言,男士可能會覺得強冷比較爽,怕冷的女士也許更喜歡弱冷車廂。
試水首日,乘客普遍還是按老習慣,就近或者選擇人較少的屏蔽門等候,孕婦、抱小孩、推嬰兒車的乘客照樣上強冷車廂,在弱冷車廂候乘的男士比女士更多。員村站一位年紀較大的男性乘客站在弱冷車廂的屏蔽門前,他說沒有留意強冷弱冷,只因車頭人少有位置坐。
在黃村站,穿長袖的市民梁女士特意選擇了弱冷車廂,她平時經常乘坐的22號線就有此設置。“看到21號線也有弱冷車廂,就專門走到車頭了。這些人少的線路,我覺得空調偏冷了,分區溫控模式挺有必要,給不同的乘客多一個選擇。”
強弱冷車廂只在空調季實施
地鐵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滿足不同乘客對列車溫度的差異化需求,提升乘客的出行舒適度,廣州地鐵分析了國內城市設置冷、暖車廂的做法,以及廣州地鐵的實際條件,在21號線試點設置強冷、弱冷車廂(18號線和22號線新線開通時已同步開展試點)。
廣州地鐵介紹,在車輛出庫前,預先將車廂的溫度調節設定好。列車溫度范圍是按國標設置(22-27℃):弱冷車廂溫度控制在25-27℃,強冷車廂溫度控制在24-26℃,強、弱冷車廂溫差控制在1-2℃左右。強冷、弱冷車廂只在空調季節實施,結束時間結合具體的天氣情況來定,屆時乘客可留意相關宣傳通知。
目前試點弱冷車廂的都是客流量較低的線路,中心城區單日客流超百萬的線路均沒有實行。昨天11時,記者搭乘地鐵5號線發現,車廂溫度介于24-26℃,視乘客多寡浮動,溫度高于21號線弱冷車廂。
記者留意到,每天高峰期都有市民在地鐵微博留言,反映空調不足感覺太悶,尤其是中心城區大客流量的線路。在黃村站等車的周女士說:“弱冷車廂在低客流量線路實施還可以,對于3、5號線這么擁擠的線路,全線強冷比較合適,弱冷的話可能要被投訴了。”乘客韋小姐更喜歡清涼一些,但她覺得大客流量線路也不妨嘗試弱冷車廂,“畢竟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
地鐵方面表示,其他線路將結合試點情況和運營實際評估后確定。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