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駕車穿行于我市城市隧道,可以看到隧道出入口明顯位置新添了多部 ” 外掛 “。位于河西區的越秀路隧道是雙向車道,記者途經隧道入口時,遠遠看到一座白色爬梯,從雙向車道的隔離帶中央安穩架起,通向隧道最高處。爬梯兩側加裝了不銹鋼欄桿,爬梯入口位置貼有標識牌。原來,這就是防汛專用疏散通道。
市城市管理委堅持 ” 防大、防猛、防極值 “,應對極端強降雨天氣,積極做好防汛應急工作,在做好涵洞、下沉地道人工值守封堵的基礎上,強化 ” 技防加物防 ” 管理,針對城市隧道等防汛重點點位加裝防汛逃生梯,全力確保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 我們掛圖作戰、倒排工期,施工于 7 月 9 日開始,與交管部門通力合作,全力推進工程進度,至 7 月底已經完成市區隧道 15 部防汛逃生梯建設,具備防汛使用條件。” 市城市道路橋梁管理事務中心主任楊西福說,經現場勘查并結合防汛應急逃生的實際需求,多次優化改進設計方案,最終確認了爬梯與云梯相結合,鋼結構加不銹鋼欄桿相結合的逃生梯建設方案,在牢固、防滑的基礎上兼顧設施美觀。
據介紹,目前我市共有海河東路隧道、西站隧道、津灣隧道、越秀路隧道、萬柳村大街隧道和五經路隧道 6 座市內城市隧道,地處重要位置,承接著重要的交通功能。隧道長度大、車流多,存在著極端情況下人員逃離難的問題。加裝逃生梯的意義在于,一旦隧道內遇暴雨或者極值天氣、積水嚴重,能夠讓受災人員以最快、最方便的方式逃離到安全地點,為市民打造一條生命保障通道。
市城市道路橋梁管理事務中心設施管理科徐鵬告訴記者,設計方案最終確定了對雙向行駛有中央隔離帶的隧道,在出入口中分隔帶上增設逃生爬梯;對單向行駛的隧道在其擋墻上增設逃生云梯的方式,方便市民面對汛災盡快逃生。6 座隧道共計安裝逃生爬梯 7 部、逃生云梯 8 部。根據氣象信息研判,一旦我市發布大雨、暴雨或極值天氣,相關管理人員將提前開啟防汛逃生梯。在日常也會對逃生梯進行細致保養,定期檢查,保證逃生梯使用功能完備,確保在極端環境下發揮最大的使用功能。
每座城市隧道內都安裝了明顯的指示標牌,標牌具有反光和夜光性質,考慮到一旦隧道因災害無照明情況下,受災群眾能按照標牌指引,迅速到達逃生梯位置逃生。此外,在逃生梯位置也安裝了使用銘牌和重要提示,在非汛時段內嚴禁擅自攀爬。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