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軌道1號線三期從2017年底開工到現在仍在建設中,很多市民對此很不解,明明就三站四區間怎么還沒建好呢?記者為你揭秘合肥軌道最難盾構區間施工,這也是1號線三期工程最大的攔路虎。
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三期工程線路北起新站區天水路站,南接合肥火車站,線路全長4.54公里,設天水路站、物流大道站、瑤海公園站3座地下車站,下穿火車站站臺及站房,并建天水路停車場。
據合肥軌道集團副總工程師、建設分公司副總經理黃俊介紹,1號線三期工程目前正在有序建設中。截至目前,3座車站已全部主體結構封頂,8條盾構單線區間已有6條貫通,軌道鋪設已完成9.778千米,占總量的79.4%;機電安裝和裝飾裝修已完成總量的95%。
“1號線三期工程最難的就是瑤海公園站到合肥站區間。”黃俊介紹,該區間是國內首次在無預留條件情況下,盾構機近距離正穿鐵路站房結構,掘進過程中需下穿多個風險源。該區間總長約709米,只占據1號線三期正線總長的八分之一,卻是合肥軌道建設歷程中面對的最難考驗。
為了確保盾構施工過程中合肥站站房結構及旅客出行安全,合肥軌道集團在施工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自2017年以來,合肥軌道集團及設計單位先后8次赴上海鐵路局進行溝通,召開了6次專家審查會,組織召開現場協調會18次,不斷優化施工方案。
目前,3號線一期工程的涉鐵加固工程正在建設中。“首先在合肥站南廣場修建臨時過渡站房,并改建合肥站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將施工區域相關人員、設備搬遷至此,乘客改由臨時過渡站房進站。然后再進行合肥站既有站房加固。”黃俊介紹。
針對合肥站既有站房,采用新增樁基+預應力梁的方法對下穿影響區域站房基礎進行加固。由于站房內空間有限,新增的37根、樁長約41米的鉆孔灌注樁在地面以下10米需采用人工挖孔方式進行施工,并埋設鋼護筒,工程體量較大。樁基完成施工還需經過重重檢驗,強度達到要求后才能在樁基上部進行后續承臺及預應力梁施工,對預應力梁進行張拉及灌漿。
做好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后,盾構機將啟動下穿火車站站房掘進施工,合肥軌道集團帶領參建單位將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控制各項參數,采用克泥效、快凝漿液等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提升技術水平,控制地層損失率,全力以赴保障1號線三期盾構施工安全、平穩推進,早日實現1號線三期順利洞通,為后續各項建設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