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工程在江陰境內的江南明挖段工作井以及后續段底板全部完成澆筑,標志著江南明挖段開啟了建設加速度。
搶工期、抓進度 建設現場熱火朝天
近日,在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工程江南明挖段的建設現場,數百名工人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基坑開挖、圍護結構施工等, 處處可見搶工期、抓進度的火熱建設場景。
目前,江南明挖段接收井基坑主體結構施工已經完成了70%,工作井首段側墻也完成了澆筑,預計在今年年底,工作井可具備盾構工程的接收條件。
“四個之最”、“四個首創”隧道建設刷新紀錄
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北起靖江公新公路,南至江陰芙蓉大道,全線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80千米/小時,全長11.825千米。其中,過江隧道段全長6445米,采用盾構隧道形式穿越長江,盾構段長4952米,隧道所承受的最大水壓高達82米水頭。
隧道建設將刷新國內在建最大直徑盾構隧道、國內承受水壓最高的公路盾構隧道、國內最大開挖直徑盾構機、國內在建最寬盾構隧道預制拼裝口型件等“四個之最”,同時將實現隧道防水新設計、快速直達式疏散救援通道設計新理念、非預埋式結構健康監測技術的建養一體化信息管理新技術、流動環境友好空間的綠色隧道新示范等“四個首創”。
打造全國首個綠色隧道示范工程
據悉,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工程立足打造成為交通強國建設江蘇樣板標志性工程,始終堅持精細化施工、智慧化建造、綠色化發展,不斷創新突破,全面保障工程建設高質量、高效率推進。
匠心一號
聚力一號
針對隧道直徑大、水壓高、距離長等難點,該工程還組織研發了“匠心一號”“聚力一號”兩臺國內最先進、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超大直徑盾構機,為隧道掘進施工提供了最關鍵的裝備保證。同時,該工程在全國首次提出基于流動宜居環境空間的“綠色隧道”概念,研究開發綠色隧道管理平臺,涵蓋隧道設計、施工和運營全生命周期,引入“綠色指數評價”體系,實施精準化與差別化管控,著力打造全國首個綠色隧道示范工程。
江陰靖江長江隧道的建設,對于補齊過江通道短板、優化全省過江通道布局、緩解江陰長江大橋交通壓力、打造綜合立體交通走廊、促進“錫常泰”城市組團跨江融合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期待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工程早建成、早投運!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