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上午,隨著中鐵七局施工人員最后一次破碎作業完成,重黔鐵路武隆段趙家坡1號隧道順利貫通,這座僅222米長的隧道,由于地質地貌復雜,被施工人員稱為“摳”出來的隧道。
趙家坡1號隧道位于重慶市武隆區,2022年3月開始進洞施工,設計為單洞雙線隧道。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趙家坡1號隧道所穿越的山體,山勢陡峭,隧道上方及周邊高壓輸電塔林立,輸水、供電管線錯綜復雜,隧道緊鄰武隆主城區110千伏變電所、鳳溪小學、幼兒園和公交集散中心,周邊地理位置特殊,社會影響范圍較大。
中鐵七局現場施工負責人鄭青松告訴記者,該隧道圍巖以粉質粘土及頁巖夾灰巖為主,隧道埋深最大44米,最小僅1.2米,隧道施工受淺埋、偏壓、順層、裂隙水發育等不利地質條件影響,施工中極易產生掉塊、坍塌。隧道進口自然坡率約為80度,下方是S203省道,洞口距路面高差60米,安全風險極高。為確保安全,施工人員經詳細勘察論證,選擇從隧道出口組織施工,將爆破開挖方式優化為破碎錘加銑刨機綜合機械開挖,堅持“管超前、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原則,采用微臺階先進工法,認真踐行現場安全標準化管理,克服了不良地質、場地狹小、地形陡峭、環境復雜等困難,以每天1米左右的進度掘進。既降低了隧道超挖超耗,同時也保證了周邊既有設施的安全,減少了對附近居民生活的干擾。
重慶渝黔鐵路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成,隨著該隧道的貫通,也為進口處控制性工程長途河大橋施工搭建了平臺,對進一步加快重黔鐵路武隆段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悉,重慶至黔江鐵路是國家規劃“八縱八橫”高鐵網中廈渝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慶市“米”字型高鐵網中東南向高鐵通道,建成通車后將實現重慶主城都市區與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1小時高鐵聯系,對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完善高速鐵路網布局,加快形成重慶至廈門的高速鐵路主干道,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