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京華號盾構機模型在這里!”10月5日,來自中鐵十四局大盾構公司東六環改造工程項目“京華號”掘進團隊的員工代表,走進北京展覽館打卡“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京華號”盾構機模型備受矚目,吸引大家紛紛駐足,和“京華號”留下一張別具意義的合照。
與“京華號”盾構機模型合影
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主題成就展設一個序廳和五大展區,利用實物模型、生動視頻和照片圖畫等6000多項展覽要素,生動詮釋了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十年,帶領大家回首過去十年非凡成就,展望未來宏偉藍圖。由中鐵十四局參與聯合研發的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榮耀亮相,相關模型和圖片資料參與展覽,并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
“能夠駕駛這樣的國之重器是我的榮幸!”“京華號”盾構機長王虎然說,在這里見到朝夕相伴的“伙伴”讓他倍感親切。“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既讓我心生自豪,也激勵著我繼續扎根掌子面,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在平凡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事業。”
“回想當初,我們拿著鋼釬、鐵錘、風槍在天山腳下修建南疆鐵路,后來有了盾構機卻全部靠進口。如今,我們終于有了自己的盾構機,還取得了這么大的成就。”曾參加過南疆鐵路、南京長江隧道等重點工程建設的老鐵道兵周先民,如今見到“京華號”模型和圖片資料在主題成就展上參展并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心中的那份激動、興奮、驕傲和自豪溢于言表。“我們能有這翻天覆地的變化,都要感謝黨、感謝國家!”
據悉,服務于北京東六環項目的“京華號”盾構機,是中國裝備制造改革創新的標志性成果。日前,該盾構機順利穿越30余處風險源,成功到達中間風井,標志著我國最長盾構高速公路隧道首段順利貫通。施工過程中,“京華號”掘進團隊創造了單月進尺542米的掘進紀錄,申報研發工法、專利等23項,首創研發的超大直徑同步雙液注漿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