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由中鐵一局承建的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貴州民族大學站鋪軌施工現場,數10名工人一片忙碌,雖然室外溫度只有10多度,但是,施工現場卻是熱氣騰騰、你追我趕的景象,施工人員表示,一定要鼓足干勁,認真負責,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隧道內部工程廢料清運
從桐木嶺站到太慈橋站之間地下線有400米距離的“特殊地段”,地面上有石油管道、加油站等基礎設施。為了確保這些設施的安全運行,項目部抽調精兵強將組成技術攻堅團隊,制定了詳細的專項施工方案,經過多次專家評審,使用專業施工隊伍將其運用于實踐,從9月25日復工復產以來,雙向800米線路施工基本完成。
嵌入式道床施工現場
據項目部工程部長樊志彬介紹,此項“嵌入式支承軌道”新技術,是貴陽軌道交通建設過程中首次使用,在軌道周圍嵌入高分子材料,使其具有絕緣性能好、防靜電、減震降噪等功效,嵌入式軌道減振效果可達10~13dB(Z),降噪效果5~8dB(A)。投入使用后,消除了對地面油氣管道的安全隱患;同時,大大減少了后期維護工作量。
道床澆筑作業
據了解,9月3日至9月25日,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軌道一標段項目部有近500名工人留在駐地,在項目部黨支部、黨員及團員干部的帶領下,一邊做好自身疫情防控,一邊積極參加社區防疫志愿者服務,協助社區進行核酸檢測,項目部每天還派出車輛和人員幫助社區轉運物資、設置隔離防護柵欄、維護檢測點秩序等等。近日,項目部還收到花溪區陽光街道辦事處送來的“不忘初心擔使命,眾志成城抗疫情”錦旗,并為項目部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的4名疫情防控“先進個人”頒發了榮譽證書。
復工復產以來,該項目部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要求,持續做好安全生產和一線工人思想教育工作,積極營造健康向上、和諧穩定施工氛圍,全力以赴“保安全、保質量、保工期”,高質量完成鋪軌任務,實現鋪軌節點目標。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