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廣州地鐵公布了在建新線截至第三季度末的最新工程進展,四條線路土建累計進度超75%,分別為十一號線、七號線二期、三號線東延段、五號線東延段。近日,地鐵十號線東湖至濱江東路區(qū)間右線隧道順利貫通,成功攻克下穿地鐵六號線、長距離穿越珠江的重大風險難點;十一號線廣園新村站主體深基坑順利封底,提前3個月完成節(jié)點目標工期。
截至9月底,廣州地鐵在建線路取得新進展,十一號線、七號線二期、三號線東延段、五號線東延段土建累計完成超75%。
十一號線(火車站-琶洲-火車站):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84%。32座車站中,2座已開通,14座已封頂,15座正在進行土建施工,剩余1座在進行前期準備;32個區(qū)間中,1個已建成開通,18個已貫通,12個進行土建施工,剩余1個進行施工前準備。赤沙車輛段和出入段線進行土建施工。6座車站開始車站裝修和機電安裝施工。
七號線二期(大學城南-水西北):土建工程累計完成83%。11座車站中,6座已封頂并開始機電施工,5座進行土建施工;11個區(qū)間均已雙線貫通;出入段線和姬堂停車場進行土建施工。
三號線東延段(番禺廣場-海傍):土建工程累計完成78%。4座車站中,3座已封頂,剩余1座進行土建施工;4個區(qū)間已全部貫通,其余出入場線進行土建施工。廣州新城停車場進行土建施工。軌道工程正在進行施工。
五號線東延段(文沖-黃埔客運港):土建工程累計完成75%。全線6座車站中,5座車站已封頂并開始機電施工,其余1座進行土建施工;6個區(qū)間中,3個已貫通,3個進行土建施工;出入場線和雙崗停車場進行土建施工。
十號線:成功攻克下穿珠江及六號線風險難點
十號線東湖至濱江東路區(qū)間右線隧道全長約1260米,盾構機從越秀區(qū)東湖站始發(fā),掘進至海珠區(qū)濱江東路站。盾構機始發(fā)即下穿既有地鐵六號線軌排井結構,最小凈距僅半米,還需下穿600米寬珠江水道,地質環(huán)境復雜。盾構施工期與廣州珠江天文大潮和“龍舟水”相遇,潮汐變化使原本復雜的地質更加脆弱,也給盾構掘進帶來嚴峻考驗。
為防止在下穿珠江過程中盾構機后方來水造成噴涌,廣州地鐵及施工單位中鐵十一局對盾構機設備進行改造,增加厚漿注入設備,有效防止后方來水造成噴涌、前方來水造成壁后注漿不密實等情況。同時,24小時嚴密監(jiān)測水位情況,在盾構機盾體上進行注漿止水保護,及時調整土倉壓力和掘進參數(shù),精確測量出渣量。
十一號線:廣園新村站主體深基坑封底
廣州“大環(huán)線”(十一號線)的廣園新村站,主體深基坑順利封底。該站為地下四層雙島式站臺換乘車站。車站全長237米,標準段寬30.1米,擴大端寬48.5米,基坑開挖深度37米。車站周邊建筑物密集,基坑開挖過程中存在基底地下水繞流和周邊建筑物沉降風險,是全線風險重點管控區(qū)域。
為此,廣州地鐵及施工單位中鐵一局結合抽水試驗結果,對基底進行注漿加固。同時在基坑四周設置回灌井,24小時不間斷回灌,保證周邊地下水位動態(tài)平衡。為確保周邊建筑物結構安全,地鐵建設者們實時監(jiān)控測量周邊建筑物沉降情況,動態(tài)注漿加固周邊淺基礎老舊建筑物,維護周邊建筑物結構安全。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huán)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huán)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