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全國甚至全球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北京地鐵“大腦”的高效秘訣是什么?10月17日,二十大新聞中心組織中外記者走進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探尋答案。
在北京軌道交通展廳,一列地鐵列車車頭模型吸引了眾多媒體關注。記者們紛紛進入駕駛艙內,體驗列車模擬駕駛。這是由北京軌道交通技術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設計與生產制造的第一輛市域列車真車車頭,該型列車最高速度可達160km/h,預計將在2024年開通運行的平谷線上投入使用。
10月17日,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記者體驗地鐵列車模擬駕駛。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記者俯瞰軌指中心一期指揮調度大廳。直徑長達63米的圓形大廳內,一個巨型顯示屏矗立于中央,13個扇形區域環繞四周?!斑@里就是北京軌道交通的‘大腦’,中間的大屏實時反映著路網各線的運行情況,一個個移動的小圓點,代表著一列列正在穿梭運行的地鐵列車?!避壷钢行南嚓P負責人介紹,這里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接入線路最多、集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軌道交通中樞。
10月17日,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記者正在拍攝各類地鐵模型。
“現在北京地鐵有多少列車?”“去年開通的三條新線是不是也在這里進行調度?”一個個問題拋向了現場工作人員?!爱斍氨本┑罔F一天開行列車10700次,高峰時段有820組列車同時在線,一天行走214萬公里,運行距離相當于繞赤道53圈。地鐵是綠色出行,與選擇小汽車出行相比,每位地鐵乘客可減少77%的碳排放?!甭犃斯ぷ魅藛T的解答,不少外國記者驚嘆不已,紛紛為北京地鐵的飛速發展豎起了大拇指。
10月17日,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記者在拍攝各類地鐵模型。
軌道交通“大腦”如何運行,如何服務于廣大乘客,是記者們關注的焦點。上述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軌指中心建設了智慧調度指揮平臺,對全路網各線路的列車運行、設備運行、客流組織等進行全方位的集中監測,并依托大數據、視頻分析等技術,對路網運營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加工,支撐路網運營指揮調度工作,同時也為政府決策和處理相關運營管理工作提供依據?,F場工作人員還介紹了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流程及軌指中心在網絡化運營管理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中國鐵路建筑報的記者王維經常乘地鐵上下班,她說,在北京乘坐地鐵“非常地方便”。在參觀了指揮中心后,她更是有感而發,“沒想到咱北京地鐵系統如此先進和現代”。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