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從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獲悉,國內首套自主研發的12米級盾構機主軸承近日在該企業順利下線。“洛陽創新”再次通過突破國產盾構機主軸承關鍵技術,在推動“國之重器”盾構機實現“中國造”的道路上邁上新臺階。
此次下線的12米級盾構機主軸承直徑為6米,精度達到P5級,完全能夠滿足主軸承使用壽命不小于15000小時等性能要求。這也是洛軸繼今年4月推動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11米級盾構機主軸承完成地下掘進任務、實現工程施工應用后,在盾構機國產化領域完成的又一重大突破。
主軸承被稱為盾構機“心臟”,因在工作過程中需承受大傾覆力矩、大扭矩及沖擊載荷,易發生滾道塑形變形、局部剝落、異常磨損,滾子開裂等失效情況。而我國僅有10余年的盾構機主軸承研制歷史,相關設計體系仍不完善,大尺寸套圈、滾子控形控性制造技術有待突破,與之匹配的軸承性能測試與評價技術體系也尚未建立。
為實現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可控,近年,洛軸憑借國內領先的技術研發實力,在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牽頭下,聯合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西藏鐵路建設有限公司、大連理工大學、河南科技大學等成立研究基礎和團隊項目團隊,依托航空精密軸承國家重點實驗室、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創新平臺優勢,強化自主研發,相繼在大型掘進機主軸承高可靠性設計方法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解決了一系列制約行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我們此次順利推動12米級盾構機主軸承下線,進一步解決了大型掘進機主軸承100%依賴進口的問題,破除了掘進機產業關鍵部件安全供應隱患,也有力推動洛軸成為國際大型掘進機主軸承的重要研發和生產基地。”洛軸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統計,迄今洛軸研發的盾構機主軸承已經完成在3米級到11米級盾構機上的施工應用,研發的系列軸承產品完全可滿足11米級以下盾構機施工應用。依托省高端軸承產業研究院等創新載體,后續該企業將推進軸承領域前沿技術研發、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技術轉化,通過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繼續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