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陜西省交通運輸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西安東站、西延高鐵西銅段、康渝高鐵陜西段開工建設。三個項目總投資545.8億元,陜西在建高鐵里程將超過700公里,總投資規模約1500億元。項目建成后,西安至延安、重慶、昆明的鐵路運行最短時間將分別在1小時、2.5小時、4.5小時以內。
截至“十三五”期末,陜西高速鐵路營業里程1054.5公里,建成了鄭西、大西、銀西、西蘭、西成等高鐵項目,與五個周邊省份實現了高鐵互通。“十四五”時期,陜西省委、省政府把高速鐵路作為陜西交通強省建設的主戰場,規劃推進西安至延安、西安經安康至重慶、西安至十堰、延安經榆林至鄂爾多斯、綏德至太原等高速鐵路建設,新建里程超過1000公里,總投資約2000億元。2020年以來,陜西省先后開工建設了西延高鐵銅延段、西康高鐵和西十高鐵陜西段,截至今年11月底,開工累計完成投資207.7億元。
此次這三個項目的開工建設,標志著以西安為中心的“米”字型高鐵路網主骨架全面落地,將對優化區域路網結構,加快構建輻射全國的高鐵運輸大通道,促進陜西乃至西部地區積極融入國家對外開放戰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區域發展和革命老區協調發展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經省政府同意,省交通運輸廳牽頭建立了全省高速鐵路建設協調推進機制,會同機制各成員單位,充分發揮機制作用,用足用好國家宏觀政策和陜西省優勢條件,及時有效協調解決高鐵項目推進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加快推進高鐵建設工作。省級有關部門將加強統籌協調,密切協作配合,強化服務保障,指導幫助相關企業和沿線市政府做好資金、土地等建設要素保障工作。沿線地市政府將切實履行征地拆遷、市級出資及建設環境保障工作主體責任,加快征地拆遷工作,及時提供建設用地,營造良好建設環境,確保轄區內高鐵項目建設順利推進。項目建設單位將精心組織,嚴格管理,扎實做好生態環保、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工作,確保按期完成建設任務。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