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隨著“月城涼山號”TBM刀盤最后一環轉動,標志著由中鐵十八局承擔施工的我國西南地區最長高速公路隧道——樂西高速公路大涼山一號隧道TBM合同段施工任務全部完成。
樂西高速公路大涼山一號隧道
樂西高速公路大涼山一號隧道是我國西南地區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隧道全長15.3公里,緊鄰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川省嘛咪澤自然保護區等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區。為保護自然環境,加快施工進度,中鐵十八局采用了“TBM平導+主洞鉆爆法”的組合施工工法,填補了國內高速公路利用TBM施工工藝輔助隧道施工的空白。樂西高速公路穿越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從海拔600多米的川西南山地爬升到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草甸,線路高差達1450米,橋梁和隧道的比例高達82%。線路途經自然生態保護區、小氣候多變區,無路、無電、無通信,施工技術難度在國內山區高速公路中極其罕見。
大涼山一號隧道是樂西高速公路的咽喉控制性工程,該隧道下穿海拔近4000米的嘛咪澤自然保護區,先后穿越斷層破碎帶、突涌水段、瓦斯地段、軟巖大變形段和巖溶地段。其中,隧道斜井坡度為13%,是西南地區公路施工有史以來的最陡坡,且地下溶洞發育,日均涌水量最大超過了15000立方米,施工極度困難。為克服施工難題,快速實現通車目標,中鐵十八局在樂西高速公路建設中采用TBM掘進機施工,不僅有效降低安全風險,保護周邊環境,還將施工工期縮短到2年半。作為國內首臺應用于高速公路輔助施工的TBM,“月城涼山號”開挖直徑7.93米,整機長度176米,由中鐵十八局和鐵建重工等單位聯合研發。
2022年1月18日,大涼山一號隧道TBM施工第一階段提前貫通
面對大涼山一號隧道平導洞10688米的TBM掘進任務,項目團隊積極主動與國內各大院校、科研機構對接,開展科研課題研究,同時,通過創新工作室展開科技攻關,先后取得了多項工法和發明專利,并斬獲第二屆全國公路微創新大賽金獎。經過兩年的努力,項目團隊先后創造了高速公路隧道領域TBM獨頭日掘進49.12米,月掘進723.82米的全國紀錄,并多次刷新全國高速公路TBM最快掘進施工紀錄。
作為涼山彝族同胞期盼已久的致富線、連心線,項目團隊上場伊始就保持著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僅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TBM運輸、組裝、掘進,并提前實現TBM貫通。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積極踐行央企擔當,通過“就業扶貧”、參與抗洪搶、捐贈物資等舉措,鞏固當地脫貧攻堅成果。一次次的暖心舉動,贏得了當地群眾和政府的一致認可,項目團隊多次收到業主、政府表揚信和群眾送來的錦旗。
據悉,樂西高速公路全面建成通車后將與成渝、京昆、蓉麗等多條國道主干線相通,不僅徹底結束涼山州的昭覺、美姑和雷波三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還將從昭覺、美姑、雷波到成都的行車時間縮短到4小時,對助力大涼山州地區鄉村振興和對外文化交流交融、實現各民族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