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2年11月30日,蕪湖軌道交通運行總里程累計417.26萬公里,開行列車18.23萬次,正點率為99.52%,總客運量累計2446.79萬人次,日峰值客流19.28萬人次。其中,2022年日均客流量7萬人次,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29%。
2021年11月、12月,蕪湖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一期相繼開通運營。軌道交通不僅讓市民出行更加高效便捷,還縮短了城市組團之間的距離,促進要素快速流動,助推區域協調發展,繼而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
一年來,蕪湖全面完善軌道交通通勤體系。積極優化站點接駁設施、公交線網和站點周邊慢行系統,初步形成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傳統公交為支撐、慢行系統為補充的“三網融合”通勤體系,暢通市民單軌出行“最后一公里”。
一年來,蕪湖著力提升軌道交通便民服務。全面進行適老化改造,全線各車站均配備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渡板和無障礙電梯;2022年6月,全面實施軌道-公交90分鐘、公交-公交40分鐘內換乘優惠政策,市民換乘費用降低40%。
一年來,蕪湖持續關注軌道交通乘客訴求。收到意見建議769條,無重大服務投訴;幫助乘客找到遺失物品3361件,乘客來電表揚1165次、送錦旗16面、致感謝信3封;開通愛心通道,推行掃碼過閘,完善導向標識,助力便捷出行。
一年來,蕪湖潛心筑牢軌道交通安全底線。先后印發《軌道交通運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軌道交通重大風險防范工作預案》《軌道交通惡劣天氣專項應急預案》《軌道交通安全保護區管理辦法》,建立錯題集、開展專項巡查、組織應急演練,持續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蕪湖軌道交通運營一周年之際,中國軌道協會副會長丁樹奎受邀作視頻致辭。他表示,“蕪湖作為全國首個以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建設軌道交通主干線路的城市,為推動城市軌道交通中小運量多制式發展樹立了典范,為‘十四五’時期城市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開啟了新的起點?!?/p>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