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至10日,城軌多元融合可持續發展示范項目專題研討會順利在錫召開。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副會長丁樹奎,專家學術委榮譽委員李中浩,專家學術委副主任、綠智辦主任邢智明,綠智辦副主任婁永梅等城軌交通行業知名專家參加此次研討會。無錫地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張軍出席會議并致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潘海剛,集團領導朱軍、季超等參加會議。
首創+示范
為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城軌發展路徑提供“無錫”經驗
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對城軌行業而言,如何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為深入探索城市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新模式、新路徑,自2022年9月以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多次對無錫地鐵集團提供指導,在中城協的指導下,無錫地鐵集團依托自身在智慧城軌和綠色城軌方面的實踐基礎,完成了城軌多元融合可持續發展示范項目框架體系的搭建、目標方向的制定、申報文件的編制、專家咨詢的組織等工作,從頂層規劃、技術創新、資源開發、產業經營等方面,全面梳理并形成了城軌交通事業、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融合發展新模式。
研討會上,丁樹奎副會長首先宣貫了協會關于無錫示范項目的專題會議精神。“無錫地鐵此次申報城軌多元融合可持續發展示范項目,一方面可作為無錫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專項認證,為引流增收、降本增效,以及后續建設規劃報批提供有力支撐;另一方面,通過多元融合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研究、模式探索、實踐驗證,將指導形成無錫地鐵可持續發展戰略,進一步輸出在全國有推廣示范意義的中等規模線網可持續發展行動指南。” 丁樹奎副會長在點評示范項目意義時指出。
張軍對各位專家圍繞城軌交通多元融合可持續發展,核心要義、實施項目、投入產出效益、評價指標等提出的寶貴意見表示感謝,指出,此次會議研討的成果,為進一步提升示范項目全面性和創新性,為無錫城軌多元融合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理論+實踐
讓多元融合可持續發展研究路徑更加清晰精細
無錫地處長三角經濟帶“一核五圈”圓心位置,地理位置優越、經濟實力突出、產業結構優質,如何依托城市軌道交通更好地推動區域融合發展、提供品質出行服務、推動產業協同發力、打造綠色智慧樣板,成為此次專題研討會的一項重要課題。
兩天的評審會里,專家們圍繞多元融合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核心要義、實施項目、投入產出效益、評價指標進行深入研討,實地踏勘無錫地鐵綠智融合典范工程——裝配整體式地下車站。
此次專題研討會的順利召開,是城軌多元融合發展示范項目歷程上的一個重要坐標。通過此次研討會,進一步明確了探索多元融合發展新思路新模式的建設目標,結合無錫的城市特色和資源稟賦,厘清了融合發展的理念觀念、重要原則和路徑方向,明確了包括統籌規劃的區域線網資源、完善便捷的換乘樞紐體系、靈活通達的出行服務體驗、統一兼容的技術標準以及協調共生的城軌城市發展等在內的重要原則,豐富了項目體制機制、規劃建設、規范標準、運營管理、技術創新、工程實施等內容。
與此同時,根據研討會精神,集團將進一步細化項目內容,明確階段性驗收計劃,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示范項目成果清單。希望通過示范工程探索軌道交通區域中心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評價體系,為同等體量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提供參考和指南。
城軌交通新發展,多元融合新未來。下階段,無錫地鐵將繼續積極推進示范項目,以城軌交通多元融合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目標,以融合發展思路規劃為主線進一步優化方案,全力以赴探索多元融合可持續發展“無錫經驗”,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事業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