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的2023年中國品牌日活動上,中國中車最新綠色低碳技術成果——氫能源市域列車重磅發布。此次發布的氫能源市域列車,最高時速160公里,可實現600公里超長續航。
置身最新發布的氫能源市域列車,寬敞舒適的座椅,淺藍色的內飾設計,智能照明系統,讓乘坐體驗大大提升;OLED車窗、雙曲面屏、超薄屏等智能化乘客信息顯示技術,可實現視頻直播觀看、出行信息查詢,為旅客拓展了無限乘車體驗空間。
據悉,氫能技術已在中車交通類產品中得到廣泛應用,其研制的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已成功應用到新能源客車、軌道機車上;氫能源有軌電車、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投入運營,真正實現“零排放”。
本次發布的氫能源市域列車同樣兼具數字化智能化的“黑科技”。車輛采用最高等級的自動駕駛技術,可實現車輛自動喚醒、自動啟停、自動回庫等智能行車功能;同時采用車-車通信系統,優化了車輛控制流程,極大地提升列車運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另外,列車設置了多個智能檢測系統,數千個智能傳感器,像帶著隨車醫生,隨時自體檢,自感知,可對儲氫系統和氫燃料電池系統自動監控、診斷、防護,確保氫系統在行車過程中的安全可靠。列車采用5G大容量車地通訊技術,實現車地信息傳輸的多網融合,以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列車運行狀態進行評估,保障行車安全。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