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9點,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蘇州軌道交通6號線蘇州大學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標志著6號線車站全部封頂,為后續建設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蘇州大學站地處蘇州市古城區,沿十梓街東西向敷設,車站長度約265.6m,標準段寬度24.6m,站臺寬度15.5m,開挖最大深度約29米。車站毗鄰蘇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蘇州市滄浪實驗小學,蘇州市第十中學,車流、人流量大,周邊建筑物密集,非拆遷房屋距離基坑較近,施工難度極大。
克服難題,科學統籌,順利封頂
自蘇州大學站開工以來,建設團隊克服車站周邊地下管線多、房屋征拆量大、施工場地小、基坑深度深、疫情防控等諸多不利影響,提前籌劃方案,加強與周邊小業主、商鋪、居民溝通,制定周密的施工計劃,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有力的保證了工程建設的推進,迎來了主體結構封頂這一重大里程碑節點,后續將積極開展附屬施工和市政道路恢復工作,做到軌道與道路同步開通。
穿越古城,環境復雜
6號線施工難度大、風險高
6號線全線31座車站,其中換乘站12座,不少車站的開挖深度大,基坑距離周邊房屋近,施工風險高,尤其是臨頓路站挖深33米,為目前為止全線網最深車站。
為了保證周邊房屋的安全,懸橋巷站、臨頓路站、蘇州大學站采用了全斷面伺服系統,通過現場觀察和監測數據,周邊房屋變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臨頓路站、蘇州大學站基坑底距離7-2承壓水層3.5米,有基坑突涌風險。
對此,建設團隊將地下連續墻加深8米,采取積極措施優化降水設計,提升施工工藝,以確保周邊建筑安全。
6號線蘇州大學站~徐家浜站區間下穿東吳大學舊址等文物保護單位,新建隧道與既有2號線運營隧道之間的凈距僅為2.77m,凈距之短,在國內地鐵領域也屬罕見,下穿難度較高。
為了確保施工安全,順利下穿文物保護單位和既有2號線運營隧道,蘇州軌道交通建設團隊多次組織專家研討,通過反復研究,優化施工工藝工序、積極采用四新技術、與各單位建立定期協調機制、設立現場辦公室、加強數據監測、落實人員24小時巡查巡視等手段,不斷攻堅克難,最終安全順利完成建設任務。
6號線是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線路,途徑虎丘區、姑蘇區、蘇州工業園區,全長36.12千米,共設31座車站。
截至目前,6號線主體結構施工完成100%,車站附屬結構施工完成71%,55條盾構區間單線貫通,累計掘進總量的95%,軌道鋪設完成總量的58%,機電安裝裝修及系統施工全面開展,預計2024年開通運營。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