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鐵科院集團公司、西南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在鐵科院文化宮報告廳組織召開“我國軌道交通發展戰略研究”課題二《快捷/重載貨運鐵路科技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高端論壇。鐵科院集團公司總經理李學峰、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副局長楊永峰分別致辭,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論壇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鐵科院集團公司特聘科學顧問翟婉明主持,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鐵路局、國鐵集團,以及相關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60余人受邀參會。
“我國軌道交通發展戰略研究”是中國科學院學部設立,由翟婉明院士牽頭的首個重大咨詢評議項目。項目匯聚了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鐵路局、國鐵集團,中國中鐵、中國中車,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西南交大、清華大學、北京交大、同濟大學、中南大學等國內軌道交通產學研用領域40余家代表性單位的專家學者。
此次高端論壇是該課題開展過程中圍繞快捷/重載貨運鐵路發展舉辦的一次專題學術交流,旨在梳理現代快捷/重載貨運鐵路發展的前沿基礎研究方向和核心科學技術問題,預測學科發展趨勢,提煉我國快捷/重載貨運鐵路趕超和引領世界軌道交通發展的領域與方向,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6位專家學者分別作了關于重載領域的學術報告。
軌道交通運載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開云作題為《重載鐵路系統動力學研究》的報告,介紹了重載列車與軌道動態相互作用系統分析方法、重載機車摩擦式車鉤橫向穩定性調控、重載機車通過小半徑曲線時的安全性能優化設計,以及重載鐵路曲線鋼軌非對稱型面設計技術等研究。
鐵科院集團公司研究員熊芯作題為《三萬噸重載技術驗證研究》的報告,從三萬噸重載的發展基礎、試驗基礎、技術驗證三個方面,對鐵科院集團公司前期在三萬噸重載列車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為即將開展的三萬噸試驗驗證提供理論支撐。
中國鐵設集團副總工程師趙斗作題為《我國重載/快捷鐵路技術發展》的報告,從重載貨運政策與需求、重載鐵路技術發展、快捷貨運政策與需求、快捷貨運鐵路技術發展四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對未來重載鐵路技術發展趨勢進行了系統性總結。
中國通號研究院副總經理徐宗奇作題為《重載鐵路群組運行控制技術研究》報告,從重載鐵路群組運行研究的必要性、關鍵技術、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分析,結合“中國神華重載列車群組運行控制系統方案研究”介紹了相關研究進展和成果。
鐵科院集團公司研究員王京波作題為《重載列車制動性能提升研究與展望》的報告,介紹了在重載列車制動性能提升方面開展的研究工作,講解了電控空氣制動系統的技術性能及其為重載列車帶來的革命性變化,以及未來發展的愿景。
朔黃鐵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教授級高工孟憲洪作題為《重載鐵路智慧化建設與實踐》報告,介紹了國能朔黃鐵路發展公司機車、車輛、通信、工務、智慧操控、調度優化等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的技術創新,通過全專業、全設備智能應用體系建設,實現運輸生產智能化、運營管理智能化、決策分析智慧化的相關工作研究。
報告會后,與會代表進行了研討,對重載鐵路發展的方向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本次論壇對于凝練重載鐵路學科核心技術問題、預測學科發展方向具有重要意義。鐵科院集團公司機車車輛、鐵道建筑、金屬化學、通信信號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近200人在場聆聽專家學者的報告和研討,沉浸式享受高端學術盛宴。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