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軌道交通開通兩年來,已成為很多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勤工具。大江資訊記者從蕪湖市交通運輸局獲悉,今年前十個月,蕪湖軌道交通客流總量2693.88萬人次,日均8.87萬人次,同比增長36.49%,最大單日客運量17.83萬人次,客流呈穩步上升趨勢。為何蕪湖軌道交通客流能屢創新高?
據介紹,單軌開通以來:
“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發展
交通部門持續推進“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發展,調整優化公交線路26條,開通26條微循環巴士,改造106個軌道沿線公交經停站,同步建成24條慢行示范路和345米風雨連廊。
實施軌道-公交換乘優惠政策
通過實施軌道-公交換乘優惠政策,增強了軌道交通對市民出行的吸引力,換乘總客流約105萬人次,累計為市民節約出行成本約150萬元。
延長運營時間、縮短行車間隔
為保障市民出行需求,今年單軌延長運營時間、縮短行車間隔。自6月10日起,周末及節假日全線末班運營時間延長20分鐘至夜間10點20分。
擴大免費乘車群體
蕪湖將智力和精神二級以上(含二級)殘疾人、退役軍人、蕪湖好人納入免費乘車范圍,簡化現役軍人免費進站流程,張貼“軍人依法優先”標識,提升了重點人群乘坐軌道交通的出行體驗。預計今年將累計優惠乘車人數近600萬人次,優惠乘車金額約500萬元。
為重大活動制定專項運營保障方案
在全市重大活動期間,單軌也都制定了專項運營保障方案。明星足球賽期間,共計增開列車15列次,當日運送乘客13.79萬人次,環比上周同期增長57.77%;神山音樂節、科博會期間,共計增開列車93列次,活動期間共運送乘客53.16萬人次,日均客運量13.29萬人次,環比上月同期增長57.28%。
據悉,今后,蕪湖將繼續優化調整微循環公交線路,提升軌道-公交換乘效率;延長部分公交線路的運營時間,強化軌道與公交在運營服務時間上的銜接;繼續打造風雨連廊樣板工程,不斷完善站點周邊的交通換乘設施。同時,赤鑄山路公交首末站預計2024年將建成投入使用,馬鞍山市當涂縣至保順路站方向的毗鄰公交線路也正在醞釀中。此外,還將發揮軌道交通優勢,促進“軌道+”延伸發展,推進“軌道+文旅”融合,將軌道交通打造成城市宣傳平臺。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