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連通廣州大學城和新造鎮的重要通道,廣州國際創新城金光東隧道項目建設進展情況一直備受市民關注。記者近日從金光東隧道項目部了解到,目前該工程已進入沖刺階段,全力確保項目早日建成通車。
目前正值“龍舟水”季節,時晴時雨的天氣給施工建設帶來不少困擾,但廣州國際創新城金光東隧道建設現場卻始終保持著熱火朝天的大干景象。起重機、挖掘機、提吊機、砼泵車等各式機械林立,砼運輸罐車、土方運輸車、材料運輸車等川流不息,數百名工人一字排開,在長長的隧道里進行著不同工序的作業,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
“我們項目建設已完成建設進度約70%,目前水上沉管已經預制完成,明挖隧道支護結構已完成,現在正在做明挖隧道出土和主體結構。作為業主方,我們將加強與項目方的溝通協調,爭取早日完成各節點目標任務,實現項目早日建成通車的目標。”據番禺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林廣介紹,廣州國際創新城金光東隧道工程標段左線全長2430米,右線全長2710米,線路為雙向四車道,由南至北依次為南岸明挖段、過江沉管段(長460米,為控制性工程)、北岸明挖段,目前該工程建設正進入全面沖刺階段,各項建設正開展得如火如荼。
“我們金光東隧道項目目前剩余的工作量比較大,主要包括道路明挖、水下炸礁、沉管對接等方面。為了確保項目建設分項節點目標完成,我們現在以5大節點為考核目標,采取激勵措施充分調動全體參建班組和人員的勞動生產積極性。目前,我們施工人員大概有400多人。根據計劃安排,未來施工高峰期同時在場施工人員將高達900多人。”據中鐵隧道局集團金光東隧道工程項目部技術負責人鐘玉明介紹,項目部將嚴格按照番禺區政府和中鐵隧道局領導會晤達成的共識,通過嚴格執行考核制度,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保證整個項目施工進度,全力以赴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讓這項民生工程早日造福番禺人民。
為了確保實現金光東隧道項目早日建成通車的目標,中鐵隧道局在5月18日專門召開了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并由總部機關派遣專家組入駐項目施工現場,詳細梳理剩余工程任務,以實現通車為目標嚴格倒排工期計劃,對工地現場實施網格化管理,劃分為B、C、D、E、F五個區域,明確5大節點目標。其中,南岸新造側主體結構計劃10月份完成施工,過江沉管隧道計劃6月中旬開始E1管節沉放對接,11月份下旬完成沉管管節的對接,北岸大學城側主體結構計劃10月份完成施工。
“目前,我們工作組主要圍繞實現通車的總目標開展工作,并下設了資源保障組、技術攻關組、安全巡視組等多個小組,為金光東隧道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攻關、資源保障、安全監管等服務,加快項目工程建設。”中鐵隧道局集團項目工作組副組長李友坤告訴記者,中鐵隧道局從全國各地抽調精兵強將參與項目工程管理建設,全力做好鋼筋、混凝土、模板等建筑材料后勤保障,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開展。同時,為確保分項節點目標完成,項目部已將倒排施工計劃分解到月、周、日,對周計劃任務完成情況實行考核獎懲,每日召開生產碰頭會,檢查當日任務完成率,解決阻礙施工的困難,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度任務完成保分項節點完成。
目前,金光東隧道項目方還成立了協調工作組,提前識別歸納出占道和水上施工手續辦理、水電綠化改遷、施工用地辦理、夜間施工許可、居民投訴協調、道路交通保障等12項任務清單,指定專人分工負責協調辦理。項目方還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重新辨識重大危險源11項,分門別類編制了各類應急預案和處置方案13項,開展防洪防汛應急演練、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演練和消防應急演練等各類演練8次,并加強現場安全員配置和各類應急搶險物資儲備。同時,通過加強現場技術人員培訓,落實施工技術交底制度和關鍵工序技術員旁站制度、嚴格報檢和檢測制度,確保工程質量合格。
“為確保新進場人員無新冠感染和密接及次密接者,目前我們所有施工人員實行兩點一線管理,落實外出人員請銷假制度,對進場物資進行消殺毒處理,制定了發現黃碼、紅碼人員應急預案并開展了演練。”鐘玉明表示,在抓好施工管理的同時,項目方還認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據《廣州市建設工地近期招錄人員工作指引》制定了《金光東項目新進場人員疫情防控管理辦法》,嚴格落實新進場人員審批、報備、定居觀察和核酸3天2檢(省外再加11天自我健康觀測)制度,保證在場人員安全健康,將疫情對工程建設的影響降至最低。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